国内冷链物流体系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走向精细化?1
从近两年的市场来看,国内冷链物流系统的社会效率远没有满足需求。数据显示,中国国内目前在果蔬、肉类、水产品上的冷链流通率分别只有22%、34%和41%。对比欧美,这类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已经在95%以上,其中肉类已达到100%。
对比发达国家,中国冷链的实际应用效率远远不够。这个行业还存在着基础设施资源分布不均,行业发展的精细化程度不够等问题,这极大地限制了冷链物流系统在整个社会体系之内发挥作用。
一、国内冷库资源供需失衡
在基础设施方面,冷库是控制温度的核心之一,但目前国内冷库资源的供需失衡。冷链流通趋势是更多的生鲜农产品、短保预制食品,需要的是低温仓库周转,而这类仓库相比冰鲜类冷库数量更有限。
以水果为例,所有水果自采摘下来之后便开始走向衰败。水果是一个生命体,采摘后要根据它的特性做预冷处理。绝大部分的水果,如果不经过采后处理是无法在全国范围内销售的。
对于水果这类商品价值高的农产品而言,产地冷库的预冷处理,有助于提高水果品质,这是提升其商业价值的重要环节。因此,冷链物流的整体缺陷造成其社会化服务能力薄弱,同时也限制了对应产业的发展。
二、市场需要全程冷链解决方案
在流通过程中,想要保证议价能力,就必须确保在运输过程中最大程度的保证新鲜度和口感,这就需要一套全程冷链的解决方案。
这种需求只有巨头有能力提供专业的全程冷链服务,但这些资源往往优先服务的是大客户。
对于冷链服务商而言,冷链物流网络各环节的基础设施投入成本高昂,优先与大客户合作,能尽快以相对低的成本、更高效的方式,打磨出一套具体的全链路冷链服务方案,并快速复用给其他客户,带来收益。
在冷链物流行业分工细致的美国,客户只需要在各个环节找到对应的专业服务商,便可以组装出一套符合自己需求的全程冷链服务方案。中国要走到这一步,还需要一些比较漫长的时间。
三、国内政策红利已经出现
在冷链这条路上,首先是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地方政府依然要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引导角色。
多年以来,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冷链物流的基建均有提及。特别是在“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浙江、山东、海南等地陆续加码出台政策,引导当地建设、升级符合各自区位特征的冷链基建网络。
2021年的一号文件中更加详细地提出冷链相关基建的投入方向,其中包括“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及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
政策红利已经出现,各地政府对冷链相关基建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政策层面的大力引导,有助于打破当下冷链基建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困境,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商业力量进入这个行业建设与创新。
四、冷链体系正在走向精细化
在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冷链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和技术创新。随着不断的实践,技术在迭代成熟之后,将给水果供应链带来损耗更低的冷链服务方案。
冷链带来商业机会又进一步刺激了新技术、解决方案的出现,这些创新往往出现在细微之处,但与之相关的整个产业链都有可能会受益。
这类细节之处的创新,释放出一个信号——国内的冷链物流体系在迈向成熟的同时,也在走向精细化。当整体冷链物流盘子做得越来越大,它未来才有机会成长为一个符合中国消费习惯和商品效率的高效物流网络。
这个行业的核心商业模式还在探索当中,比如瑞云冷链就借疫情之势,打造了冷运宝平台,并取得网络货运牌照,实现货主-司机的快速匹配和交易闭环,对货主更有保障,也让自己接单更多,是一个真正为货主和司机提供价值的互联网冷运平台。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9937817614
华鼎冷链是一家专注于为餐饮连锁品牌、工厂商贸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已经打造成集冷链仓储、冷链零担、冷链到店、信息化服务、金融为一体的全国化食品冻品餐饮火锅食材供应链冷链物流服务平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