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赶到超越,中国物流企业驶入“大航海”时代
时间:2022-12-25 11:10:03来源:food栏目:物流新闻 阅读:
“物流是一块经济界的黑暗大陆”。
1962年,当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财富》上做出这一断言时,大多数人还未曾想到,物流这一看似不起眼的行业将会成为推动世界发展的巨大力量。
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这是经济学家口中构成经济运行的四大环节。在曾经的百余年里,生产是起点,分配是中间环节,消费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以物流为中心的“流通”环节却往往被轻视与忽略。
但如果翻开世界经济这本厚重的履历,你就不难发现,是物流真正串联起生产、分配与消费,最终实现商品价值。
在那些承载着密密麻麻的商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交通运输图谱上,发达国家不仅靠着它们实现早期工业化变革,同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通过不断改革创新率先迈入现代化物流时代,加速着自身全球化进程。
而彼时的中国才刚刚触摸到物流概念的一角。几十年时光飞逝,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物流行业也迈入新发展阶段——不仅仅是“全球物流最大市场”的标签,同样是中国物流企业的集体崛起。
可以这么说,一部中国经济腾飞史,同样也是一部中国物流行业崛起史。
“我们的大物流企业没有唱主角。”2008年,《现代物流报》上的一篇名为《奥运物流主办与主角的不等式》一文引发热议,文章作者直指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物流企业的失落。失落的原因在于中国物流企业虽有参与,但并不是主角。时间拨回2005年。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全球最大包裹递送公司UPS正式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物流和快递服务赞助商。这家从美国走向全球的物流企业,前身是一家信使公司,在1995年到2000年,曾是奥运会的赞助商,有着丰富的奥运经验。UPS现场签约北京申奥成功后,围绕“奥运物流”,国外物流企业与中国本土物流企业迎来了一次面对面的竞争。原因不仅在于,“奥运光环”所带来的品牌效应,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市场前景。数据显示,由2008年北京奥运会产生的物流经济总量预计将超过400亿元人民币。失落的原因在于“奥运物流”的独特性。与普通物流相比,一方面奥运物流需求量巨大,是一项复杂性工程。2008年北京奥运会筹备期间,时任北京奥组委物流部副部长李燕凌(现任:北京冬奥组委物流部部长)曾表示:“可以说奥运会所有客户群都需要物流服务,各国参赛代表队、国际奥委会官员、媒体、赞助商都是我们很重要的客户群,我们普通的观众也是我们物流服务的对象。”另一方面是由于奥运物流属于“项目物流”,具备“一次性”与“不可弥补性”等特点。因此也对物流服务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合理安排物流资源,保证关键物资准时送达,同时也要求保证物资的安全性。理解这一点或许可以从同为北京奥运会物流服务商的德国辛克物流那里找到答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们表示,奥运物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大工程、大项目,同时也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收益的项目。遗憾的是,当时的中国物流企业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在北京奥组委最终敲定UPS作为物流服务商后,中国物流企业最终只能在400亿元的物流蛋糕下分得残渣。“配角”的经历暴露出中国物流行业的阵痛。从需求端来说,由于我国物流业刚刚起步,物流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导致物流需求远远没有得到释放。从供给端来说,中国物流企业缺乏创新,传统运输、仓储、货代等企业不知如何转型,在产品、技术与服务等方面,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如梦初醒后,一个关键问题就此浮出水面,如何缩短差距,实现超越?某种程度上,北京奥运会中国物流企业的失落只是暂时性的阵痛。作为一项基础且系统性的工程,中国物流行业在北京奥运会后迎来了飞速扩张的黄金年代。这其中不仅仅是“奥运经济”带来的短期增长效应,更多的是政策与市场间的博弈。从外部环境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融入世界程度的加深,2002年到2012年期间,我国国内生产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0.45%。2010年,我国GDP达到61006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之相对应的是现代物流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社会物流总费用、物流业增加值的年增长速度均在20%左右,远超GDP增长速度。如著名流通经济学家丁俊发所评价的:“这十年是数量扩张的十年。”从内部环境来看,以往物流企业“小、乱、差”的状况基本得到改善,摆脱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黑快递”的刻板印象。与此同时,数十年的激烈竞争下,在企业与企业的兼并、重组、上市与跨界整合过程中,物流各行业中的领军企业基本形成。制造型企业如海尔、华为等延伸出其物流业务;“国家队”代表如中国邮政,以及顺丰、京东物流与“三通一达”等快递物流.....传统物流企业学习与借鉴西方物流行业的发展经验,通过增加物流网络的密度,以实现规模效应。以“国家队”中国邮政为例。凭借着全覆盖的网络,通过自建网点与邮政普邮的代理网点,中国邮政的快递员们可以将寄件送到任何一个村庄。但与国外物流发展不同,中国电商经济的蓬勃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中国物流行业。需求端的多元化与个性化趋势带动生产端的全要素效率的提升,而身处流通环节的物流领域也呈现出了新的面貌。首先,物流需求从单一走向多元,商流的变化对物流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开放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走向成熟的制造型业体系带动了传统线下经销模式的改变,带动了B2B零担与整车物流的发展。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出口高速增长,跨境物流货代行业需求激增;与此同时,国内电商零售的爆发下,电商快递应运而生,另一面外卖和即时零售推动了同城即配市场的兴起,轰轰烈烈的社区团购又催生出了网格仓及同城货运的新需求。物流随商流而变,物流企业的角色也从经济发展的“配角”逐渐转变为“主角”。从“人找货”到“货找人”,“三驾马车”中消费潜力的释放带动消费场景的细分化,丰富了物流的应用场景,带动物流服务朝着普惠方向发展,进一步成为经济建设的基础设施。更为重要的是,物流企业的商业模式也从以往“运输+仓储”的苦力服务模式正式迈入一体化供应链时代。根据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的定义,“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与传统物流不同,“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能够实现更高程度的整合协同,并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供应链物流服务。作为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企业的代表,从京东内部走出的京东物流在其招股书中也对“一体化供应链”做出了阐释:“与孤立的供应链物流服务供应商不同,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供应商有能力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包括快递、整车及零担运输、最后一公里配送、仓储及其他增值服务(如上门安装和售后服务)。”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事实上,“一体化供应链物流”的出现与供应链行业的整体变化息息相关。以零售与制造业为例,商品销售渠道从单一的线下走向多元化(如电商、直播电商、社区团购、微商、产地直发等渠道),而不同渠道又存在不同的销售通道,因此大大提升了零售商对渠道库存以及供应链物流的管理难度。与此同时,消费者偏好的快速变动让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品牌商需要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并即时调整生产、制造及销售规划,减少“牛鞭效应”的影响,这种订单的高频化与碎片化对品牌商供应链的柔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渠道多元化、需求个性化与供应链柔性化催生出专业化的物流企业,“物流外包”成了大势。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零售与制造商们降低了供应链物流成本。而对物流企业而言,商业模式也从简单的“搬箱子”转变为一体化供应链。这些企业需要深入服务客户的各个环节,用更全面的物流服务组合去完成“全渠道一盘货”的任务。换言之,物流企业的身份不仅仅只是单一环节的“陪跑者”,而是提供服务方案的“参与者”。从这一角度上来说,以京东物流为代表的中国物流企业集体转型也加速了中国物流进入“一体化供应链”时代。中信证券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企业的物流外包渗透率为 44%,仍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一体化供应链”也是中国物流企业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不难看出,在中国物流业只争朝夕的发展速度下,与西方风靡的“黑大陆”理论相比,中国物流企业在理念、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已超越了部分发达国家,迈入了“由输入到输出”的新阶段。回到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上中国物流企业的遗憾,某种程度上,这种遗憾是集体性的。与奥运比赛残酷的竞技属性类似,奥运舞台上,品牌与服务商们的争夺同样不相信眼泪,只能靠硬实力。比如那时的安踏创始人丁世忠难以忘记中国代表团穿着阿迪达斯登上领奖台的样子,与体育品牌类似,中国物流企业共享着同样的遗憾。从第26届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始,奥组委开始设立物流委员会,专门负责有关奥运物流的管理,开始有计划地引入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参与奥运会物流服务,此后多届的奥运会物流服务商的名单中,并没有中国物流企业的名字。14年过去了,中国物流企业终于成了主角,北京冬奥会是首次使用中国物流服务商的奥运赛事。据北京政府采购网2020年11月3日公示,京东物流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物流服务商,也是中国第一家、全球第七家服务奥运会的物流服务商,并在2021年先后中标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行李运输服务商、运动员食材总仓及物流服务商。在如今的北京冬奥会上,大到赛事整体的物流服务,小到冬奥场馆内智能无人配送车与无接触智能配送柜,甚至是绿色环保的“青流箱”......这背后都有中国物流企业的身影。某种程度上来说,“首次使用中国物流服务商”是对中国物流企业的一次集体大考。据了解,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物资涉及两地三赛区40余个场馆,55个业务领域,28个类别,数量巨大,品类繁杂,而叠加疫情影响,物流工作的难度也持续升级。以行李运输为例,为各国代表团官员及运动员提供专人、专车,将行李从首都机场运送到三个赛区(北京、延庆、张家口),赛后还需要从各赛区再运输到机场。据了解,运动员所携带的行李会超过2万件。行李运输而在食材物流方面,则涉及采购、存储、运输、配送、核酸检测、检疫、消杀等诸多环节,具有安全要求高、时效要求严格、短时间物流运转强度大、集中度高、计划性与突发性共存的特性,对突发事件和临时需求的应急响应时间比其他类型的物流服务更为迅速、敏捷,做到“及时响应”。正如北京冬奥组委物流部部长李燕凌所言:“在国际奥委会的物流指南里,奥运物流就被称为‘和平时期体量最大的物流运作’,本身挑战巨大,在疫情防控之下,挑战更多一层。”从结果来看,毫无疑问,中国物流企业顶住了压力,贡献出了一次“更快、更科技、更绿色”的冬奥物流服务。在“更快”上,“中国速度”引人瞩目。如中国邮政在日本电视台的出圈。冬奥会上大火的日本记者辻岗义堂通过中国邮政EMS的“冬奥专线”将自己喜爱的“冰墩墩”寄往日本电视台,这一只用了两天的邮寄过程彰显了“邮政速度”。在“更科技”上,“中国技术”大放光彩。以京东物流为例,依靠着已有科技实力,京东物流通过5G、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科技,以及一系列领先的自动化装备,切实提升了供应链整体的运作效率。作为进入奥运场馆的“4把钥匙”之一(人证、车证、车辆签封),在赛事期间,如果想要进入奥运场馆,所有配送的物流车辆均需提前在MDS(Master Delivery System)系统中取得MDS信息。在历届奥运会中,MDS系统也被视为奥运物流工作中最重要系统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MDS系统由UPS负责,时任UPS亚太区北京奥运会赞助商与运营副总裁陈学淳表示:“很多技术都是物流业的发展中第一次使用。”14过去了,在北京冬奥会上,京东物流全权负责了MDS系统的研发、上线、运维及客服工作。除此之外,京东物流还在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了MDS信息无纸化核验、车辆定位信息实时传输、手机端网页端双登录等技术突破。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总体配送计划(MDS)用户手册截图这意味着,中国物流企业借助奥运舞台向世界输出了先进的物流技术经验。而在主物流中心内,多项物流“黑科技”也发挥巨大作用,室内智能物流机器人与智能配送柜有效提高了物资流转的高效性与安全性。以室内智能物流机器人为例,它可以载重30—300公斤的物品,同时在场馆内实现无人无接触式的终端配送。据京东物流机器人硬件研发部系统负责人邓超介绍,五棵松场馆内部署的室内运送机器人,由京东物流自主研发,专注于提供室内无人配送服务,通过激光雷达、超声波探头、深度相机等高精度传感器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自主感知和定位,再结合京东自研的SLAM导航定位算法,实现了室内场景内的低速无人驾驶,能够提供高效的无接触配送服务。室内智能物流机器人在“更绿色”上,“中国智慧”贡献力量。场馆内随处可见的“青流箱”与电动物流车体现着“绿色办奥”的理念。以京东物流的“青流箱”为例,这是一种可实现物资拆零的绿色循环包装。据了解,每个青流箱可循环使用超50次,在服务冬奥期间,青流箱预计将循环使用约1800次,可减排CO2约3.2吨。而在冬奥中使用的“青流箱”也已走入了寻常百姓家。目前,京东物流已在全国30多个城市常态化投入使用,并全面使用可循环使用的保温周转箱代替一次性泡沫箱。青流箱图片一场“更快、更科技、更绿色”的冬奥会背后,是中国物流企业的超越。从“配角”到“主角”的身份转换,中国物流企业花费了数十年,而将整个物流网络构建好,也绝非一日之功。站在更宏观的角度,跳出北京冬奥运,随着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时代,中国物流对支撑产业链与供应链韧性提升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数据显示,2021年,物流需求规模再创新高,全年社会物流总额335.2万亿元,是“十三五”初期的1.5倍,对生产、消费与出口来说,物流的引领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如学者秦朔所言:“如果说金融是经济的血液,物流则是经济的血脉。”透过中国物流企业这扇窗口看中国经济发展,不仅看到了冬奥会上中国品牌的自信,同样也看到了蓬勃的物流活力下中国经济的韧性。或许这意味着,一个属于中国物流企业的大航海时代已经悄悄到来了。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9937817614
华鼎冷链是一家专注于为餐饮连锁品牌、工厂商贸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已经打造成集冷链仓储、冷链零担、冷链到店、信息化服务、金融为一体的全国化食品冻品餐饮火锅食材供应链冷链物流服务平台。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在海外,时间是中国物流公司的朋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