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基本概述
乳制品也叫奶油制品,指的是使用牛乳或羊乳及其加工制品为主要原料,加入或不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辅料,使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所要求的条件,经加工制成的各种食品。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乳制品含有丰富且易吸收的营养物质,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健康产业"。例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乳酸、益生菌等物质,摄入人体后,转化为人体所需各类营养物质;例如乳糖、乳脂类等能给人体提供能量,长期饮用,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乳制品共有七大类,包括液体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部分脱脂乳粉、调制乳粉、牛初乳粉);炼乳类;乳脂肪类;干酪类;乳冰淇淋类;其他乳制品(等)。目前我国的乳制品构成以液体乳为主(液体乳包含巴氏杀菌乳、 灭菌乳、发酵乳和调制乳产品)。
资料来源: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3-2030年)
虽然对比于相较发达国家来说,我国乳制品市场起步较晚,但得益于国内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以及庞大的人口基数,乳制品渗透率得到快速提升,行业发展迅速,到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乳制品市场。整体上,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资料来源: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3-2030年)
二、行业产业链
我国乳制品制造的产业链较长,涵盖饲草饲料、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终端销售等多个环节。具体来看,我国乳制品上游为奶源供应,包括牧草种植、饲料加工、奶牛养殖、原奶生产等;中游为乳制品加工制造,包括饮用奶、酸奶、奶粉、黄油、奶酪及冰淇淋等;下游为电商平台、商场超市、自动贩卖机等各类销售渠道。
资料来源: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3-2030年)
1、上游产业
(1)牧草种植
牧草一般指供饲养的牲畜食用的草或其他草本植物。牧草再生力强,一年可收割多次,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因此成为饲养家畜的首选。但值得注意的是,牧草品种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畜牧业经济效益的高低,需加以重视。
近年来随着牧业发展的速度很快,人工牧草越来越受到乳制品生产企业和牧农的重视。随着进一步开发优质牧草和培育牧草的先进技术得到研发和推广,迅速推动了牧草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牧草产业区域化布局正在形成。牧草生产“两带一区”正在形成,即内蒙古西部、甘肃、宁夏、陕西为核心的苜蓿生产带,辽宁、吉林、内蒙古东部为核心的苜蓿生产带以及河北、山东和山西为核心的苜蓿生产区。
目前我国拥有丰富的牧草种质资源。有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仅草地饲用植物就达246科1545属6704种,其中包括豆科1231种和禾本科1127种。我国已建立了以收集、保存、评价、利用、技术创新为主要任务的1个草种质资源中心库、2个草种质资源备份库、1个组织培养物离体库、17个草种质资源圃,已收集并保存了30%的草类种质资源。
未来前途无量。据专家研究与国外的生产实践,于各类畜禽的饲喂标准之中,牧草产品于牛羊饲料之中可占到60%,猪饲料中占10%-15%,鸡饲料之中占3%-5%。根据我国配合饲料的年产量5500万~5800万吨,可用作配合饲料的牧草产品潜在市场650万~800万吨左右。可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和安全的关注,奶产品需求旺盛,未来国内草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但是国内企业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单一,目前大多数企业只能做草捆,颗粒,草粉。如果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将来前途无量。
(2)奶牛养殖
奶牛是指乳用品种的黄牛,经过高度选育繁殖的优良品种。我国的奶牛主要以黑白花奶牛为主。2019年以前由于我国对奶牛养殖行业监管力度以及奶制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尤其是自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我国愈发重视奶源质量,大批小型养殖户破产退出,行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使奶牛数量呈下降趋势。到2020年我国奶牛规模化牧场比重达67%,较上年增长3个百分点。2019年之后随着行业规模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在下游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奶牛数量逐步回升。具体来看,2021年我国奶牛数量为620万头,同比增长0.8%。
数据来源: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3-2030年)
目前规模化养殖已成为国内原奶行业的主流趋势,现代牧业、原生态牧业、西部牧业、中国圣牧等企业发展规模化养殖,成为国内原奶行业的主力军。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奶牛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70%,较上年提高了约3个百分点,规模化牧场100%实现机械化挤奶,95%配备全混合日粮(TMR)搅拌车。
(3)原奶生产
近年随着消费者对奶制品的需求大幅度增长以及我国奶牛养殖规模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牛奶产量也随之逐年增长。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奶牛单产8.7吨,同比提高400公斤;牛奶产量达3682.7万吨,同比增长7.1%。
数据来源: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3-2030年)
2、中游产业
近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年轻一代饮奶习惯的改变等多方面因素推动,我国乳制品市场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销售额持续增长,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市场销售总额从2017年的3590.41亿元增至4687.38亿元,预计2023年我国乳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3-2030年)
2017-2022年我国乳制品产量整体保持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乳制品产量达到3032万吨。2022年1-11月乳制品产量2848.9万吨,同比增长2.8%。
数据来源: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3-2030年)
目前在乳制品市场中,液态奶、干乳制品是主要细分产品。其中液态奶仍是我国乳制品市场的最主力产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液态奶产量2843万吨,同比增长9.68%,占乳制品市场的93.77%;干乳制品产量188.7万吨,同比增长5.95%,占乳制品市场的6.22%。
数据来源: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3-2030年)
3、下游产业
由于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与独特的奶香风味,能够为人体提供多种蛋白质、乳脂肪、钙等物质,有助于提高骨密度,适合大多数人群在各年龄段饮用,近年其营养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重视。
我国也不例外,近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镇化推进和人口政策的实施,奶类消费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奶类消费量从2017年的12.1千克/人/年增长到14.4千克/人/年,较2020年同比增长10.6%。
数据来源: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3-2030年)
未来我国乳制品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一是目前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二是国家积极倡导乳制品消费习惯、鼓励企业加强新产品开发、完善乳制品物流配送体系、加大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力度,为乳制品消费市场的高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例如2022年4月,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更是建议中国居民每人每天摄入奶及奶制品由300克提高到300-500克,预示着我国乳制品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市场规模与发展空间。
从销售渠道来看,乳品属于快消品且刚需性较强,渠道对于产品的销售尤为重要,各家乳企需不断投入销售费用进行渠道拓展。目前我国乳制品行业拥有B、C双端市场。B端市场以餐饮企业、新式茶饮企业等企业级客户为主。C端包括线下渠道和线上渠道;其中线下渠道包括商场、超市、便利店、社区店、母婴店、生鲜店、餐饮烘焙店、自动贩售机等,此类渠道也是传统乳制品企业的主战场;线上渠道由于具备库存压力较小、经营成本更低,经营规模不受场地限制的优势,新消费品牌普遍偏好优先发力线上。目前我国乳制品终端渠道多元,超市、线上零售、大卖场等渠道占有重要地位,2021年销售额占比分别为34%、15%、13%。
数据来源: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3-2030年)
从下游产品消费结构来看,液态奶仍是我国乳制品市场的主力产品。目前我国乳制品可细分为白奶及乳饮料、酸奶、奶粉、奶酪、黄油等品类。其中白奶及乳饮料消费金额占比最高,2021年达42.56%,其次是奶粉,占比为30.72%,酸奶占比第三,为24.05%。
数据来源: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3-2030年)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