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研究制定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切实摸清底数,加快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加强规范管理,妥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
说到重新分配土地,是很多农民朋友所关心的问题,有人支持,有人不支持。支持的朋友,主要是以前分地的时候,家里人口少,分到的土地也少,如今家里人口多了,以前的土地面积太少,想通过重新分地,增加土地面积。
相反,不支持的人群,主要是以前分地的时候,家里人口多,分到的土地也多,如今家里成员变少了,担心自家的土地会变少。
1978年时,我国土地实施了“家庭年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不过可以按照家庭为单位,进行土地承包,这也可以称为是第一轮土地承包。
1998年前后,不少地区进行了第二轮土地承包,也就是在这年,提出了农村土地30年不变的政策。按照时间推测,在2027年就会实施第三轮土地承包,进行重新分配土地。
2019年,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通知,里面提到了大家最关心的内容,也就是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意见。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在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中,再次提到了“研究制定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对于想等到2027-2028年重新分配土地的朋友,恐怕要落空了。
为何要再延长30年而不是重新分地?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文件中说,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不仅增强了农民种地的信心,还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以及多方面的规模经营。
而从实际情况来说,重新分地会遇到下面几个棘手的问题。首先,重新分配土地,需要大量的人力去测量、去统计,比如该村里一共有多少人?多少地?嫁出去的女儿户口有没有迁出去?在外买房居住的人,户口还在不在村里?需要详细统计,准确无误,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对于统计和测量人员,也是一个挑战。
其次,现如今的土地,家家户户都有地边,种植时超过一点点都不行,如果重新分配土地,以前属于自家的地,可能就不是了,需要重新抽签,重新划地边,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还有一种情况,不同地块,不同的人管理,肥沃度有高有低,老话说得好“人勤地不懒”,如果一个人很勤快,管理自家的地块,农作物产量都很高,而另外一个人,平时不怎么管理,田间杂草丛生,也不知道去清理,病虫害也多,农作物产量只有别人的一半。
重分土地后,把原来自己管理的肥沃土地分给了其他人,而把其他人不管理的贫瘠地块分给了自己,显得不公平,勤劳的那个人也不愿意,降低了种地的信心。
而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之后,虽然“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也不是决定的公平,但是,从农民种地信心、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等方面来看,则是有利的,毕竟,稳定、长久不变才是前提。
没地的人该怎么办?
土地长时间不重新分配,会出现在世的人没地,而去世的人有地的情况,一些没地的朋友会问,难道就这样一直没地吗?答案也不是绝对的,如果村里有预留地或闲置地,也可以去申请。
不少村庄会依法预留的机动地,或者通过依法开垦增加了当地的土地面积,也有可能是村民依法、自愿交回土地的情况,另外,如果是五保户去世后,以前分给他的土地,也会被集体收回,可以重新进行分配。
从整体来分析,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方向是可行的,谁家都有新增人口,也会减少人口,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是关键。也是为了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