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链物流发展研究报告
生鲜、农产品由于保鲜时间短、储运要求高,促使对该类产品的物流管理成为物流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系统——冷链物流。冷链物流使食品在生产、存储、运输、销售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系统工程。因此,与传统物流相比,冷链物流对于技术的要求更高,资金投入也更大。
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包括
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产品
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
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巧克力;快餐原料
特殊商品:药品
冷链物流现状
1.冷链运输一方面,受益与中国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的推动,以及国家及地方利好政策的引导,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迅速,其中冷链运输量逐年增长,冷藏车作为冷链物流的重要运载工具之一,呈现逐年递增之势,增速维持在20%以上,截止2017年年底,我国冷藏车保有量达到14万辆。(本处统计数据为合规冷藏车,不包含二手海柜等非法改装车辆)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冷链物流起步较晚,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均占有冷藏车资源十分有限,与国际水准相比较低,按照我国目前的人口基数及冷藏车保有量核算,我国每10000人拥有一辆冷藏车,而美国是每500人一辆。由此可见,我国冷链物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技术水平也有待逐步迭代提升。2.冷库冷库是冷链物流行业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随着国内冷链物流市场的快速发展,冷库的市场需求越来越突出。网购、生鲜电商、蔬果宅配等方式都是当下消费市场的热门选择。近年来,我国冷库保有量有所提高,但相较于庞大的市场需求仍不足。2018上半年全国冷库需求超过150万平米,同比增长14.9%。目前,国内冷库需求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以及福建、天津、浙江、江苏、山东、重庆、河南等地。冷库作为冷链物流中保鲜储藏环节的重要工具,关系到多个细分市场领域。其中,第三方物流企业多冷库需求最大。冷链物流的痛点
1、硬件设施发展相对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冷链硬件设施依然缺乏,设备分布不均,冷链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和发达城市。然而,承担了全国大部分生鲜农产品批发交易的中西部地区却匮乏冷链资源,发展相对滞后。在设备的种类和功能上发展也不平衡,大型的设备建设比较多,而中小型的冷库却少了很多。除此以外,我国的冷库设备相对老旧,大部分的储存设备功能不全,无法精准控制温度,在对接的过程中,因为设备质量良莠不齐,难以满足要求。不可否认的是,冷链物流的基础配套设施初始投资成本巨大,而这种投资在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时,盈利能力总是较低的。因此,仅靠民间资本力量很难实现快速发展与完善,在发展初期,建设冷库等大型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需要我国政府积极做好引导和示范作用。2、冷链物流存在脱节现象冷链物流的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实现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全程低温保存,但在实际当中,供应链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其一,对全程低温的观念认识不足,比如对一些农产品没有进行田间预冷,即便在运输中使用冷藏车,产品外表看似没有问题,内部已经开始劣变,致使其货架期缩短。其二,一些企业为了节约冷链物流的成本,间断性地关闭制冷设备,造成冷链中断,可能对食品药品的成分造成破坏,威胁人类健康。其三,中转过程中的冷链中断,比如冷藏车到冷库、冷藏车到销售点之间的冷链中断。其四,生产地缺少预冷设施导致全程冷链物流无法实现。很多冷冻的产品在卸货时,都是在常温状态下,再到经销商的冷藏设备中这段时间,冷链断链,对质量造成了影响,使保质期变短。3、标准化过程面临阻碍在冷链行业标准化建设的推进过程中,面临不少现实的阻碍。标准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各方面的考量不可或缺,然而从发展现状来看,其标准化阻碍包含以下几点:1) 上游本身缺乏标准化物流是为第一、第二产业服务的,所以就导致在服务体系上,包括设备、技术等,需要配合非标准化的主体,去做量体裁衣的匹配。冷链物流的主要对象,从上游的角度看,比如农产品、生鲜食品这些,本身是具有天然属性的,并非像汽车、数码产品等纯人造的产品,可以很容易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分析指出,冷链物流企业能够控制的仓储、配送、车辆设备、系统等所有工具的改造,都要依托于上游的产品来进行调整,所以标准化才成为了最大的问题。2) 标准化范围难以界定由于技术是冷链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标准制定过高,一部分企业会受制于技术和成本的限制;另外,冷链物流标准也涉及食品安全问题,标准不能过低,这就成为一个难点。3) 受限于技术瓶颈在运输过程中存在断链和分散的问题,物流企业不得不采用“断点续传”的方式,就像古代驿站“八百里加急”的形式,每到一处就更换一匹马。“续传”的点越多,所经过的运输途中的工序就越多,更难以保证全流程的标准化。4) 基础设施不完善,标准化的实行缺乏依托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上较为成熟,标准化体系较为完善。而我国物流行业整体情况,都是以“小、散、乱”为主要特征,不仅是冷链,整个物流行业的标准化都是一个难题。冷链物流发展环境
1、利好政策积极推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完善冷链物流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制订一批冷链物流强制性标准。2017年8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着力提升设施设备技术水平、健全全程温控体系、优化运输组织模式、强化企业运营监管,力争到2020年,初步形成全程温控、标准规范、运行高效、安全绿色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断链”问题基本解决,全面提升冷链物流服务品质,有效保障食品流通安全。2018年4月,商务部办公厅、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复制推广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典型经验模式的通知》,确定了31个试点城市和285家试点企业参与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2018年9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冷冻冷藏食品经营监督管理的通知》,内容指出:加强冷藏冷冻食品监督管理,严打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落实经营者主体责任、加强日常监管和监督抽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等,要求各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强化对冷藏冷冻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经营、贮存等场所的监督检查。除此之外,广东、黑龙江、贵州、河南、海南、浙江、山东、陕西、辽宁、云南、天津、广西、吉林、新疆、青岛、石家庄、沈阳等全国多个省市近几年也相继出台印发冷链物流相关政策文件,积极推进冷链物流行业健康规范发展。2、冷链物流市场保持快速增长三大因素促进冷链物流市场稳步快速增长。一是国际化发展机遇:国内自贸区试点扩大,进口生鲜品类和数量大幅提升,进而带来新机遇。二是消费升级和食品安全意识提升: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国人可支配收入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愈加重视,也更注重食材的新鲜程度。然而,我国食品的保质保鲜状况并不乐观,仅果蔬一类,每年的损失额就达到千亿元;此外,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冷链流通率达到85%以上,而我国综合冷链流通率仅为19%,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我国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已是大势所趋。三是农村市场需求:农村市场需求激活,电商下乡、农产品进城和出口需求必将促进生鲜产品深加工和F2C(从厂商到消费者)模式的快速发展,也将为冷链物流供应链行业开辟一片广阔的蓝海市场。3、生鲜电商推动冷链物流模式升级电商平台的崛起无疑是冷链物流发展的绝佳契机,一方面,互联网有效降低了信息获取的成本,平台商业模式为供需双方提供了直接接触的渠道,降低了企业的销售成本;另一方面,电商交易额的爆发式增长,尤其是生鲜电商逐渐成气候,为冷链物流企业带来了大量订单。当然,随着电商国际化以及“新零售”在生鲜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物流综合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冷链物流行业也将跟随“新零售”所带来的需求和渠道不断变革演进,包括与互联网大数据结合实现运营升级、与上下游结合实现整个产业链条的整合,以及供应链与其他产业跨界结合衍生新的消费场景等等,具有一体化贸易执行能力的冷链供应链企业将快速崛起。4、跨界竞争呈现更加多元化的特征冷链行业中新的竞争者不断涌现,除了传统的冷链物流、冷链设备制造企业外,国内一些有实力快递、电商、贸易商、地产商等已经高调进入冷链行业,冷链物流服务形态将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竞争格局,围绕传统冷链物流仓运配业务展开的如物联网技术、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冷链包装、冷链装备、冷链商贸、冷链加工与产品交易等全产业链生态系统构建正在形成,同时国内冷链企业开始跟随国家战略逐渐走出国门,跨境收购成为一种新动向。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根据对国家关于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文件、规划与发展战略分析归纳,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重点开展如下建设工程:1、冷库建设工程鼓励肉类和水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冷链物流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零售企业等经营主体,在技术改造和充分利用现有低温储藏设施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一批设施先进、节能环保、高效适用的冷库、智能冷库,满足全社会对储藏设施的急需。2、低温配送处理中心建设工程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在大中城市周边规划建设一批具有低温条件下中转和分拨功能的配送中心,集中完成肉类和水产品分割、果蔬分拣以及包装、配载等处理流程,形成冷链长短途有效衔接、生产与流通环节紧密联系的物流体系,促进其与上游的屠宰加工企业、批发市场以及下游的超市等零售市场协同推进冷链发展。3、冷链运输车辆及制冷设备工程鼓励大型冷链物流企业购置冷藏运输车辆,大幅度提升冷链物流企业的冷链运输能力,提高我国生鲜农产品的冷链运输率;鼓励肉类和水产品加工、流通和销售企业购置预冷保鲜、冷藏冷冻、低温分拣加工、冷藏运输工具等冷链设施设备,提高冷链处理能力,逐步减少“断链”现象的发生。4、冷链物流企业培育工程根据我国生鲜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格局,重点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经营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采用政策倾斜等方式,鼓励其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加强资源整合,拓展物流服务网络,强化资产重组与战略合作。5、冷链物流全程监控与追溯系统工程按照规范化、标准化运作的要求,选择50个果蔬、肉类、水产品等大型农产品生产及物流企业,率先建设全程温控和可追溯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企业管理和市场交易信息平台,建立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追溯系统。6、肉类和水产品冷链物流工程加快肉类特别是猪肉,以及水产品的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鼓励大型肉类和水产品企业改造生产流水线及温控设施,加强产品排酸、预冷等低温初加工设施建设,积极推广肉类和水产品冷藏运输和全程监控技术,推动零售环节超市、大卖场冷柜销售方式,形成“无缝化”连接的肉类冷链物流体系。加强中央直属猪肉储备冷库和地方猪肉储备冷库建设,依托企业冷库完善猪肉储备体系,提高政府对猪肉市场的调控能力。7、果蔬冷链物流工程加强果蔬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分级、包装、预冷等商品化处理和冷藏储存环节建设,推动主要产区果蔬产品冷链物流设施条件的改善;大力发展冷藏运输,逐步提高果蔬产品冷藏运输能力;完善主销区果蔬冷链配送设施建设,发展具有集中采购、跨区域配送能力的现代化果蔬配送中心。鼓励大型果蔬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果蔬储运营销企业加快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第三方果蔬冷链物流服务企业。8、冷链物流监管与查验体系工程完善冷链物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中转、进出口等主要环节的监管和查验基础设施建设。在冷链建设重点工程中,同步建设监管和检测设施。依托现有监管和检测资源,进一步提高主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配送中心、中转中心、进出口口岸的查验和检测能力,提高监管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冷链物流总结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7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截止至2017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到了2550亿元,同比增长13.33%。据相关机构数据显示,预测2019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2020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并预测在2023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增长至突破9000亿元,达到了9150亿元,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2.26%。正如马云谈及三农问题时,所说“电商解决了农村土地上生产的东西卖给谁的问题。但农民知道把农场品卖给谁,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第一步。”农产品商流电子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第一步,且仅是第一步,完善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使产品在贮存、运输、销售全程中处于适宜的温湿条件、降低损耗率、保证品质,是农业文明紧跟商业文明发展的重要环节。参考文献:
《中国物流技术发展报告2018》 何黎明
《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推进中国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王继祥
《马云:未来已来》 阿里巴巴
部分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或对版权有所疑问,请在后台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感谢。
往期精彩回顾
活动【校企合作】刷新行业认知,树立专业信仰
第五届“珠洽会”今天开幕,高端装备受追捧
还有2天~强势来袭,就等你!
【分享会】制造业成本核算与改善
中江两地物流行业仓储技术交流会
多方共建,共谋发展:大湾区背景下中山物流、产业供应链发展论坛 暨智能物流技术中心揭牌仪式
参观交流,亲身体验现代物流技术 | 校企合作资讯“物联网”用在哪儿?【物流认知学堂】RFID自动识别技术【物流认知学堂】JIT与库存管理
家居行业自动化物流系统的导入
“智慧物流”究竟是个什么“物流”
自动化立体仓库专利技术综述
智能装备介绍——堆垛机
智能装备介绍——3D卫星密集存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