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冷链物流标准建设现状
1.1 国家标准
文章收集了我国现行农副产品、食品冷链物流相关的国家标准共84项,其中包含11项强制性标准。冷链物流相关国家标准主要包含基础通用标准、物流作业标准、设施设备标准、信息与追溯标准、安全标准、绿色标准、物流服务商管理与评价标准。
一是基础通用标准。包括相关基础术语、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
二是物流作业标准。按照作业环节,涵盖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环节,具体包含预冷、分等分级、包装、品质检测、储存、运输、交接、配送、召回、客服售后等环节,涉及服务规范、冷链技术条件、操作标准、质量管理、卫生规范等方面内容。按照货物品类,包括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冷藏冷冻类加工食品冷链作业规范。
三是设施设备标准。包含标签标识、包装容器及包装材料、冷库、移动冷库、冷藏运输车辆、冷藏集装箱、制冷设备、分级设备、单元载具、保温箱、温度记录仪等技术规范、设施设备管理要求。
四是信息与追溯标准。包括追溯管理、追溯技术、信息管理等标准。
五是其他标准。包括低温作业劳动保护、设施设备安全等安全管理方面的标准,包装箱循环等绿色标准,以及对冷链物流企业服务能力的要求和评价管理标准。
1.2 行业标准
文章收集了我国现行农副产品、食品冷链物流相关的行业标准共124项,均为推荐性标准。其中,涉及包装、供销合作、交通、林业、农业、国内贸易、水产、物资管理、邮政等13个标准类别,主要包含物流作业标准、设施设备标准、信息与追溯标准、安全标准、绿色标准,与冷链物流国家标准相比,主要呈现以下差异:
一是物流作业标准。增加冷链快递作业规范,涉及收寄、分拣等快递环节作业要求。
二是设施设备标准。增加品质检验设备、冷链转运设备相关技术规范。
三是信息与追溯标准。增加环境温度、食品温度检测要求及方法。
四是其他标准。增加冷库节能运行、冷链配送低碳化评估等绿色标准。
1.3 团体标准
文章收集了我国现行农副产品、食品冷链物流相关的团体标准共158项,主要包含物流作业标准、设施设备标准、信息与追溯标准、绿色标准、对物流服务商及从业人员的管理标准等,与冷链物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比,主要呈现以下差异:
一是物流作业标准。针对温湿度控制、应急处置、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制定了专门标准,涉及的品类更细分更多元、更加迎合市场发展特点,如针对预制菜及净菜、小龙虾预制产品、动物性火锅食材等类别的冷链物流作业规范。
二是设施设备标准。增加蓄冷剂、信息系统等技术规范、设施设备管理要求,其中,信息系统包含冷链物流信息系统、质量管理系统、追溯平台等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及管理规范。
三是信息与追溯标准。追溯技术更加前沿,涉及区块链技术在冷链物流追溯方面的应用规范。
四是其他标准。包括冷链保温箱低碳环保设计评价等绿色标准,对冷链物流企业建立管理体系、服务质量评价、综合能力评价、企业分级评价、从业人员能力要求及资历等级等服务商管理、人员管理方面的标准,以及新冠疫情防控有关的货物和环境核酸检测、消毒技术、作业及管理等标准。
2 文献综述
文献对冷链标准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建议主要集中在统一协调性、完善性、适用性、与国际标准的衔接性四个方面。其中,关于冷链物流标准制修订方面的建议,一是加强冷链物流信息与追溯管理标准建设,通过在冷链物流领域广泛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冷链物流各环节的动态监控和信息追溯,推动生鲜食品全链条过程控制;二是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包括运作流程、专项技术、服务、质量控制、管理等标准,提升标准全面性、具体性、准确性、可操作性,同时,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预冷处理、冷链宅配、低碳环保等标准制定;三是完善对冷链物流企业的管理标准,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对冷链物流质量管理与评价相关标准进行修订,提升质量管控指标的准确性、可推广性,督促市场主体提升服务品质。
文献中提出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框架主要分为两层,第一层主要涉及基础标准、设施设备标准、作业标准、管理标准、信息标准,在第二层中,设施设备标准主要包含标识、包装器具、预冷加工设备、仓储设施设备、制冷设备、冷链运输工具与单元设备、温控系统、信息系统、应急设施设备等标准,作业标准涉及生产加工、包装、品质检测、存储、运输、配送等冷链物流环节,管理标准主要包含服务规范、安全与应急、卫生、环保、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服务商管理等标准,信息标准主要包含信息编码分类、信息采集与处理、信息传输与交换、信息记录与存储等标准。
3 冷链物流标准政策导向分析
从冷链物流发展方向看,政策主要围绕农产品产销地仓储设施、乡村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冷链服务流程与规范、监管与追溯管理、设备技术升级、单元化、数字化、信息化、绿色安全等内容,对冷链物流企业建设产销地冷链仓储、县乡村冷链网络、提升冷链服务规范和质量、强化追溯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广单元化载器具、推进绿色安全发展提出要求。
从冷链物流标准建设看,一是完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梳理冷链物流现行标准,制定一批强制性国家标准,加强与国际标准接轨,在冷链物流设施、装备、载器具、标识、流程、管理与服务等领域,补充完善企业和行业急需的标准;完善农产品生产、采收、分等分级、初加工、包装、标识、储藏保鲜等标准体系。二是细化冷链物流领域服务标准,完善冷链物流细分领域运输服务标准规范;聚焦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乳品、速冻食品等主要生鲜食品,分类优化冷链服务流程与规范。三是加强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标准制修订,加强冷链基础通用标准和冷链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流程、信息追溯等标准制修订,规范冷藏车车型和规格、配置标准,制定适合果蔬等农产品的单元化包装技术规范。四是推进冷链物流绿色化、智慧化等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加快填补标准空白。
总的来看,行业政策能对冷链物流企业健全产销地冷仓相关标准、细分领域的服务规范、设施设备选型与配置规范、包装、单元载具、信息与追溯、安全、绿色等标准提出指引。
4 食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构建思路
4.1 分析方法
从冷链物流涉及相关方来看,可分为客户、企业内部、外部供方三类,其中,面向客户端需要产品及服务手册、客服售后服务规范,企业内部应有完善的技术要求、作业标准和管理规范等,对于物流供应商、外包商等外部供方需要明确采购管理、质量控制等要求。
结合冷链物流服务特点,参考质量管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内容,文章从要素、功能、控制因素3个维度分析冷链物流标准建设的需求,具体包含人员、设施、设备、货物、信息等五大物流要素,预处理、包装、品质检测、收货、储存、中转、运输、交接、配送、逆向等十大物流功能,以及操作、环境、技术、质量、安全、环保等六大控制因素。其中,在控制因素中,操作指作业规范,环境指温度、湿度、气体、清洁、卫生等方面要求,技术指设施设备、作业环境、操作方法、过程参数等技术要求,质量指物流作业质量标准,安全指人员、设施、设备、货物、信息、作业、环境等安全规范,环保指设施设备、作业等节能减排低碳环保要求。
图1 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分析框架
4.2 食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框架构建
结合前述分析,文章提出食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构建思路,主要包含基础通用标准、产品与服务标准、物流作业与管理标准、设施设备标准、信息与追溯标准、安全标准、绿色标准、其他标准。
一是基础通用标准。包含基础术语、分类与基本要求等标准。
二是产品与服务标准。主要包括面向客户提供的产品标准手册、服务规范。产品标准主要包含产品类别及不同产品的服务客群、托寄物内容、托寄物温区、收费标准、覆盖范围、承诺时效、增值服务等内容。服务规范主要包含基本要求、服务保障条件、服务提供、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等内容。
三是物流作业与管理标准。主要包括面向企业内部的作业操作规范、物流质量管理规范、环境卫生控制规范,以及面向外部供方的采购管理及质量控制等要求。作业方面主要涉及预处理(适用于生鲜寄递)、包装、品质检测、收货、储存、中转、运输、交接、配送、逆向、增值服务、客服售后。
四是设施设备标准。主要包含技术规范、配备标准、管理维护规范,涉及标签标识、包装容器、包装材料、营业场所、冷库、冷藏车、单元载具、保冷设备、分级设备、检测设备、测温仪器、物流系统、温控系统、追溯系统等。其中冷库方面包含设计、土建、验收、设施设备配备、运行管理等规范。
五是信息与追溯标准。主要包含追溯管理规范、追溯技术规范、温度测量技术规范、信息与文档管理等规范。
六是安全标准。主要为面向企业内部保障生产作业安全的相关规范,包含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安全、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规范。
七是绿色标准。主要包含设施设备低碳环保、低碳化管理等标准。
八是其他标准。包含从业人员管理及其他方面的标准。
图2 食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框架构建
在上述标准体系框架基础上,冷链物流企业一是应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冷藏冷冻品类的特性和要求,制定分品类的细化标准,二是应根据不同阶段业务发展需要,明确各项标准的重要性和制修订优先级,为标准制修订工作提供指引,三是应结合政策导向、行业趋势及企业实际,对标准体系框架及标准体系明细表进行动态更新,四是应从前瞻布局的角度,对无人冷链车、智慧冷链信息技术、冷链物流碳排放等标准进行研究,争取参与相关国行标准修订,推进智慧化、绿色化标准的建设和推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