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ummercc03
许多人会有个迷思:《First Love》是因为日剧《魔女的条件》而走红的,事实并不然。专辑《First Love》是在1999年3月10日发行的,而《魔女的条件》是在4月8日才在TBS台播映的。不只如此,我们现在就来仔细谈谈,《First Love》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1998年12月9日,新人宇多田光的第一张单曲《Automatic/time will tell》发行了,这张单曲发行了8cm与12cm的两种CD版本,两种版本的首周销量加在一起,也不过是4.1万张而已。
那一周与这位15岁少女一起发片的,还包括每发片必夺冠军的近畿小子(KinKi Kids)。他们的新年圣诞单曲,是由松本隆与山下达郎两位大神联手制作的《Happy Happy Greeting/シンデレラ・クリスマス》,一登场当然又获得了冠军,狂卖40万张。比起来,宇多田光4万张的初登场成绩,算不上什么新闻。
KinKi Kids的这张单曲有点特别,发行前就预计限定发行100万张而已,上市约两个月后便渐渐退到排行榜后头,最终总销量为60多万张。问题是,起步很慢的《Automatic/time will tell》却还没死透。在它发行2个月后的1999年2月,这张从未在ORICON唱片销量榜上获得第一名的单曲,累计销量突破了100万张。
这证明了这张单曲的特殊行销策略完全成功,同时,更揭示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来临:宇多田光的时代来了。
Automatic/time will tell》发行后不久,宇多田光差不多要开始认真准备美国学校的期末考。这位坚持学业与表演并行的新人歌手,对单曲初售的成绩并不太在意,因为她的新计画已经在同时进行。在那个大雪纷飞的十二月,她要准备考试,同时还要录制第一张专辑《First Love》的剩下几首歌,而这张专辑即将改变日本当代音乐的风貌、改变她与许多人的人生。
这种改变甚至影响了2022年的人们,至今仍有人念念不忘这张专辑,而Netflix更根据这张专辑的同名单曲〈First Love〉,在2022年制作了一部影集,获得多国收视冠军。不只如此,我们现在就来仔细谈谈,《First Love》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可以说,在松嶋菜菜子与滝沢秀明在高中校园爱得甜蜜蜜的前一个月,《First Love》就出现在日本的街头巷尾了,在发售当周更爆出了202万张的惊人天量。所以,与其说《First Love》是因为日剧而走红,其实应该反过来说,《First Love》反而是让《魔女的条件》能够如此成功的功臣之一。
没有《Automatic/time will tell》的打底,《First Love》不可能这么红。《Automatic/time will tell》花了三个月进行一场沉默的陆军攻略,扎实地在各大广播DJ、舞厅DJ与音乐制作人之间制造话题,并乘着当时正热门的广播风潮,从收音机空投到听众的耳朵里。
而《Automatic/time will tell》在1999年2月初获得了百万惊人销量后,东芝EMI立刻乘胜追击,在2月17日发行了宇多田的第二张单曲《Movin on without you》。挟着百万销量的新人第二张单曲,这次不再颗粒未收,堂堂获得了排行榜第一名的宝座。
1999年2月对宇多田而言当然是个火热的时刻,而东芝EMI也遭到了一波炎上:粉丝抱怨宇多田为何还没有成立粉丝俱乐部,让他们充满爱心的粉丝信无处可寄。东芝EMI只好先请粉丝通通寄到公司来,记得收件人要写「宇多田光粉丝信」……自此东芝EMI每天都收到了好几箱承载粉丝热情的信件,这些信都只写给出过一张单曲的宇多田光。
粉丝甚至还抱怨,宇多田为何还不宣布举办演唱会?东芝EMI的工作人员不禁苦笑……宇多田如果真的办了演唱会,那她要在台上唱满《Automatic/time will tell》整整一小时吗?有趣的是,东芝EMI是这样回答粉丝的:「我们接下来还有更多好康准备公布!请粉丝密切期待!」仿佛在表示,他们已经真的准备预定场地,要帮这位新人办一场唱好唱满的演唱会了。
《Movin on without you》听起来是唱片公司因为第一张单曲的佳绩,才临时「压榨」宇多田推出的新作品。事实不然,就如同东芝EMI关于演唱会的回应,他们很清楚,这位小女孩早就在准备她更完整的作品,也就是宇多田在期末考准备期间录音的秘密武器《First Love》。
你可以说,在1999年3月10日前,《First Love》就已经累积了可观的买气—— 《Automatic/time will tell》与《Movin on without you》各自的百万销量,已经建立出一群坚强的死忠粉丝群。但是,宇多田还要给他们更多,因为这张在大考季节里诞生的专辑,包含了更多她自身在这短短几个月里的变化。
「在制作《First Love》的过程中,我见识到如果这样做……编曲就会有那样的变化,还有如何从录音制作成CD里听到的音色的过程。看到这些过程的我开始觉得,我也想要自己做做看。
之后我就开始自己准备器材与混音软体等等工具,试着自己来。这样做的缘由就是因为《First Love》,从这一张专辑开始之后,我就以这种方式制作下一张专辑,那时又学到了更多新知识……下下张专辑也是这样。所以,我这一路上的制作音乐过程起点,可以说《First Love》是最重要的关键之一,虽然我自己不觉得这是什么多了不起的一件事,但对我来说,未来我身上发生的许多变化,都是来自《First Love》。」宇多田光回忆。
在《Automatic/time will tell》与《Movin on without you》里,宇多田首先是作曲家/作词家/歌手。但是从《First Love》开始,她在这三个身份之外,还多增加了一个「录音室学徒」的新身份。凭借着16岁女孩的好奇心,宇多田开始像海绵一般大量吸收在这个小房间里发生的许多事。
制作人松尾洁曾经讽刺过宇多田,说她在《Automatic》里的断字方式很不自然,而这让15岁的宇多田愤怒地顶撞前辈,表示这是她身为「作曲家的特权」。
你可以发现,在1999年的宇多田依旧有这样的坚持:她不但是作曲家/作词家/歌手,她还想成为编曲家/录音师/混音师,因为只有如此,她才能一手掌握她产出的孩子们——这是身为母亲的特权。
这在90年代是难以想像的大胆决定,因为在那个年代,日本正处在所谓的「制作人霸权时期」。小室哲哉、小林武史、伊秩弘将等等天王制作人,催生出了安室奈美惠、Mr.Children与Speed等一个又一个的天王天后。小室与小林两人宰制日本流行乐界的盛况,还被称为「TK时代」(两人的姓名英文缩写都为TK)。
基本上,制作人的风格决定一切,他们决定曲风、制作阵容与录音方式,甚至像是淳君(つんく)这样的超级制作人,还能经手旗下偶像的活动规划,将触角延伸到音乐之外,同时还能包办这些艺人几乎所有的歌曲作词作曲工作,让早安少女组成为90年代后半偶像冰河期之中的亮眼新星。
与他们对抗的,是一个「我什么都要」的16岁小女孩。这种对抗并不是个人恩怨,而是在音乐制作上截然不同的两种思维。这不但是宇多田光本人的特异性格所致,也是她的父母为她留下的重要礼物:宇多田光的父母在与东芝EMI签下合约时,仅仅要求唱片公司遵守两个原则,第一是「保证宇多田光同意她的音乐制作环境」,第二是「不能干涉宇多田制作词曲的自由」。
这位星二代事实上并没有接收多少来自父母的名声优遇(八卦杂志更喜欢拿他们屡次搬家的新闻加上「过气」标题),而他们给了她更重要的事物,那是一个保护女儿的厚重外壳,让她能在自己的小空间里孵育她自己的梦。
这很重要,为什么?因为宇多田的「自我孤立」,让她能发展出与当代日本音乐截然不同的节奏。
我们再看回〈First Love〉的歌词就能发现……单单是第一句便与众不同:「最后的接吻,有着香烟的flavor」。
为什么不说「香烟的味道」?为什么要特别在日文歌词里加进一个「flavor」英文单字?这种变化在她的第一张单曲里就出现过,而且在随后的作品持续出现:「Bell(电话铃)响了七声」、「从这长长的runway朝向天空」、「虽然下雨,飞越云顶之上always blue sky」、「听到你的声音就自动sun will shine」 。
你可以说,所谓的「晶晶体」(讲话时中英文混杂),应该被称作「宇多田体」才对。但对宇多田而言,这不是在卖弄她英日文皆通的归国子女身份,这是她脑中的思考模样——她同时以两种语言进行思考,而许多模糊暧昧的观念,正好能透过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一起描绘出更清晰的模样。
语言运用是作词时被时常忽略的重点,国民天团「南方之星」的主唱桑田佳佑是箇中好手,他最喜欢的手法,就是大量运用音近词:例如单曲〈夕张Hold on me〉,乍看之下是「北海道夕张地区拥抱我」的无厘头歌名,但如果你用日文念念歌名就知道……「夕张(Yutaka) hold on me」念起来其实是「You gotta hold on me」。
这种手法呈现了桑田本人戏谑的玩心,而这种独特的幽默感,很难被不熟悉的制作人接受。同样的,宇多田的晶晶体也不可能被当代制作人接受……除非她有权决定歌就是要这样唱。
不管是洋皮和骨或是洋魂日体,混合两种文化而生的宇多田,某种程度上成为了R&B文化引入日本的重要桥梁之一。
尽管此前,久保田利伸这位正港「黑人大哥」,已经可说是日本R&B的旗手之一,但久保田事实上更加洋化,在90年代中就胆敢绑着黑人脏辫的他,在音乐面不像宇多田那么「尴尬」,而是铁心追逐美国R&B的当代潮流。
反过来,宇多田唱的是「既日本又洋化」的R&B歌曲,她的不确定性变成了一种特异,你很难说她是在抄袭某位美国R&B大将的曲风,而她与其他日本R&B歌手的风格又截然不同(例如当时的MISIA与UA)。
这点在《First Love》专辑里更加明显:〈First Love〉乍听之下像是一首标准日式情歌;而乍看之下意味不明的〈B&C〉,则是发想自美国30年代的鸳鸯大盗「邦妮和克莱德」。这张专辑体现了宇多田的可变性与潜力,也体现了她截然不同的个性。
你可以说,《First Love》的成功,甚至与宇多田的年纪有关,16岁少女能获得这么大的成功,她当然是个天才,但是,如果是年纪稍长的天才,也许也无法复制这样的成功。因为宇多田才16岁,所以她可以心无旁鹜地去制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如同孩子专心拼着乐高积木一般。
《First Love》的成功甚至没有太大影响她的创作心态,感觉就像是「家外面好像在热闹什么」一样的程度(宇多田照实表示);
大牌唱片公司分析,是因为先前《丸子三兄弟》让许多小孩到唱片行去买CD,进而先拓展了低年龄层的爱乐族群,为《First Love》先打好了基础,而宇多田对此也没有太多想法——这其实是无稽之谈。
宇多田依旧待在她的蛋壳里,一位创下数百万张唱片销量、被市场认为是不世出天才、新闻媒体抢着访问她成功秘诀的16岁少女,依旧过着她的小日子。偶而到《SMAPxSMAP》上一回节目,立刻创下该节目史上最高收视率;粉丝愤怒地抱怨东芝EMI,是他们「过保护宇多田」、「封锁她公开亮相的机会」,但他们那时都不知道,这些「自闭」行为都是宇多田本人的意志,而唱片公司只是遵循他们的新摇钱树的命令而已。
在宇多田的官网上这样写着:「作为艺人的宇多田光,现在只是16岁、功课普通的学生而已,她想要继续学业、继续与朋友出去玩、或者谈谈恋爱、并且想要自然地度过学生生活,这都是她本人的愿望,而作为工作人员的我们,也非常赞成她的想法……我们衷心期望,她能体验每个大人都体验过的青春时光……现在每周的时间她都会专心在课业上,只有周日才会参加广播节目录音、节目拍摄或是采访等等演艺工作,可以说那天的工作量非常辛苦,之后我们也会参考她的健康状况做出调整。」
《First Love》改变了日本R&B风景、改变了「制作人霸权时代」、掀起了「歌手自主风潮」、创新了日本音乐销售的太多纪录、让《魔女的条件》更加火红,但《First Love》没有改变宇多田自己,隔年九月,她就飞往美国,就读哥伦比亚大学……
这位17岁的少女,抛下了她在日本制造的巨大动荡,成为一位学生。而这样的平静将在2001年3月再次被打破——宇多田推出了她的第二张专辑《DISTANCE》,而同一天,滨崎步也推出了她的首张精选辑《A BEST》……那是被称为「歌姬战争」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