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河南省十四届人大农委召开全体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达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通报了省十三届人大农委工作情况,传达了省十四届人大农委2023年工作计划,并就做好委员会年度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安排部署。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做好“三农”工作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强国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重要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要认清形势、提高站位、应时而动,进一步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在河南经济体量中占比很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的现代化首先是农业的现代化。就河南省而言,全力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非同寻常。
以“三农”为支撑,答好乡村振兴这道必答题。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为我们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就目前来讲,乡村振兴的条件已经具备,从国家层面上讲,国家设立了乡村振兴局,各省市区也建立了相应的垂直机构,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组织保证。乡村振兴一方面要建立一支作风过硬的农村党支部,带领乡亲们走共同富裕道路。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另一方面要“好风凭借力”,借助社会力量支持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实施办法》提出,实行乡村振兴责任制,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构建职责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乡村振兴责任体系,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以“三农”为支撑,构建农业科技人才新高地,让“田秀才”“土专家”成为建设现代农业强国的生力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如今,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新农人”变身“兴农人”,他们带着知识、技能、技术投身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生力军。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时间紧,任务重,迫切需要一大批农业“田秀才”和“土专家”,这是建设现代化农业国家的必然要求。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需要一大批行家里手,我们要抢抓机遇,广开“才路”,打破身份壁垒,打破职称评定的制约瓶颈,着力营造一种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让更多的“田秀才”“土专家”涌现出来,一茬接一茬,一代传一代,保持农业发展的后继有人,为农业发展创造可持续动力,答好科技兴农这道必答题。
以“三农”为支撑,牢记“国之大者”,搞好春耕春种,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仓廪实,天下安。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这根弦都不能松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很重。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解决好吃饭问题,一直是我们这个有着14亿人口大国的头等大事。我们用世界8%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去年我国克服了疫情和极端干旱天气影响,粮食生产实现了“19连丰”。这一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理当好好珍惜。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现在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措施的出台,影响粮食生产的障碍因素已经清除,要不违农时,适时耕种,为夏粮秋粮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农业生产的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擘画出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国家分两步的宏伟蓝图,令人期待。蓝图已经绘就,未来愿景可期。实现中国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农业现代化。让我们携起手来,踔厉奋发,为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爽)
来源: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