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涩”如何形成及其浅析

图为:2015年南茗佳人景迈茶汤常听人说,“不苦不涩不是茶”。而“涩”与“苦”正是茶之本味,在普洱茶中任何一款普洱生茶都存有涩味,涩味的浓淡和每个地区山头的茶叶都不一

图为:2015年南茗佳人景迈茶汤

常听人说,“不苦不涩不是茶”。而“涩”与“苦”正是茶之本味,在普洱茶中任何一款普洱生茶都存有涩味,涩味的浓淡和每个地区山头的茶叶都不一样,不能作为好坏评定的依据。总体来讲,台地茶(近年来人工大面积的茶种植,茶树年龄不长的茶)涩味易久留口腔,难以散去,大树乔木茶(一般来说树龄几十年以上,乔木类)虽有涩味,但易散开,瞬间转化为回甘。那么,普洱茶的“涩”那是哪些成分呢?

影响普洱茶口感之“涩味”成分主要是:儿茶素类—苦涩味,脂型儿茶素—苦涩味较强,没食儿茶素—涩味,表儿茶素—涩味较强、回味较甜,黄酮类—苦涩味,没食子酸—酸涩味等。而不同海拔、日照、温度对各儿茶素的含量都存在影响。所谓涩能不能化,涉及的化学因素就比较多。涉及到多酚类化学、酶的化学、糖、含氮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类脂等等。下面提几个相关的化学作用:

1、凝固沉淀:多酚类物质能与蛋白质产生凝结作用,生成多酚-蛋白复合物。

2、茶叶中咖啡碱的作用:咖啡碱能与酚类及其氧化产物结合,而阻止酚类与蛋白质的结合;咖啡碱能抑制蛋白质凝固的局部作用。

3、缔合沉淀:多酚类物质遇生物碱互相缔合形成胶体不溶物,在低温时胶体絮凝聚沉,汤色会自然形成胶体浑浊。温度越低,浑浊越明显。

4、制茶中因氧化、水介和异构等作用对涩味亦有相当的影响。包括将来的仓储、品饮等外在很多因素,不同的化学作用很多。

5、原料方面:茶树龄与涩度呈反比,茶树的生长环境(阴阳面、遮荫不遮荫)对涩度的影响;

6、制程方面:揉捻度与涩度呈正比,发酵度与涩度呈反比;

7、冲泡方面:水温与涩度呈正比,注水高度与涩度呈正比,注水速度与涩度呈正比;

8、仓储方面:因为会受环境变量的影响,在一个转化周期内茶的涩度通常会有一个逐渐升高再降低的过程。温湿度的不同的情况下,茶品涩度的变化也会有差距。

在所有茶类中均含有茶单宁成分,而茶单宁成分得多少也是决定了茶叶涩味的浓淡一个要素。普洱茶是大叶种茶普制成,所含的茶单宁成分要比一般茶叶多得多,所以新的普洱生茶十分浓醉,也是涩的口感特强。适当的涩感对品茗者是问以接受的,因为涩会使口腔内部肌肉收效,正形成生津作用。涩和苦味一样,都能启示茶道的直道。涩也可以增加普洱茶茶汤的刚强度,也可满足口感较重的品茗者。在纯科学的立场,涩并不是味道,不过在比较怒性的誉洱茶品茗领域,我们习惯把涩感视同茶的味道一起处理。

依据我们品茗普洱茶直接经验所及,生产在云南省中区,在勐库、勐弄和凤庆(凤山)一带的普洱茶,是属于苦底的;而在云南南区,在思茅和西双版纳所生产的普洱茶,则属于涩底的茶品。如同台湾地区的乌龙茶是可苦不可涩,而武夷的名茶都是以涩而生津闻名于世。红印、绿印圆茶以及较早些的宋聘、敬昌、普庆等等普洱茶,都采用云南区茶青制成,也都属于涩底的茶品。冲泡涩底普洱茶和苦底的一样,要注意冲泡方法上的技巧,以及个人对涩感的接受程度。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