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盐碱地里稻花香
盐碱地上收稻谷,亩产平均超千斤。这样的好事儿,就发生在前不久的三亚市崖州区大蛋村。这里有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三亚总部科研基地的试验田。在其中15亩土地上,研究人员用3‰盐水来灌溉种植“超优千号”耐盐碱水稻品种,经过130多天的试验,近日顺利完成水稻收割。经测产,“超优千号”耐盐碱水稻平均亩产508.4公斤,高产丘块达547.5公斤。
“这是不错的产量成绩,为我们下一步扩大规模开展种植试验增添了信心。” 像看着自己的“孩子”通过考验茁壮成长,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负责人艾治勇开心地说,各项相关工作取得的进展,为后续耐盐碱水稻育种效率和品种鉴定效率的提高,以及服务全国耐盐碱水稻育种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并探索了经验。
通过测试
3‰盐水灌溉“超优千号”,亩产千斤
三亚,中国南繁热土。去年11月,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三亚总部科研基地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开建,并选中了在宁远河入海口、崖州区大蛋村头塘片区来建设试验田。这里的河水盐度稳定在18‰左右,土壤为盐碱化程度较低的沙土。科研人员在此开展耐盐碱水稻的育种、鉴定、示范等科研工作。
去年12月18日,“超优千号”耐盐碱水稻作为示范先锋品种播种。
“今年1月8日移栽,每亩1.33万个基本穴;在移栽返青后全程灌溉3‰的盐水,移栽后看苗实时施肥。高产丘块亩有效穗数14.17万个、平均每穗粒数227.5粒、亩颖花数3223.7万朵。”带着科研人员特有的严谨语调,艾治勇介绍起“超优千号”的成长经历。
别看这介绍言简意赅,其实“超优千号”的种植前后也经历过种种困难。为了鉴定耐盐碱水稻品种的最终示范效果,科研人员必须要严格管理它们的生长环境。“由于受降雨量、地下水返盐量的年度间、季度间的变化影响,土壤和田间水的盐碱度差异较大、极不稳定,给水稻品种耐盐碱性的标准化鉴定带来了极大挑战。”艾治勇说。
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心的科研人员们探索建设了两套由地下井淡水、近海河口盐水、供水管道、提水泵、盐水配水池、供电系统等组成的盐度可控可调的盐水配兑系统,每小时可供给120立方米灌溉水,能同时实现3‰、6‰盐度的灌溉需求,并通过机电设备及防雨设施,构建了一套盐度可控可调,且不受降雨、地下水返盐影响的鉴定体系。
在这一体系的保驾护航之下,科研人员用3‰的盐水稳定灌溉着“超优千号”稻苗。4月28日,经过130多天的精心培育,“超优千号”迎来收割日,获得了亩产508.4公斤、高产丘块547.5公斤的喜人收成。
而中心研创的鉴定技术体系――“水稻品种耐盐碱性规模化鉴定体系”也获得了专家评议认可。湖南省农学会组织评议的相关专家认为,该体系实现了盐水浓度的可调可控,具有高效实用、简便低成本等特点。
“‘超优千号’杂交稻在三亚的耐盐试种能取得这样的产量,是十分不错的,其他系列工作成果也达到了育种材料筛选、品种鉴定、品种示范等科研工作预期目标,为下一步提高种植盐度或者更大面积试验示范奠定了基础。”艾治勇说。
“百里挑一”
6个耐盐碱水稻苗头品种崭露头角
作为前期通过筛选试验鉴定出来耐盐碱性较好的先锋水稻品种,“超优千号”自2017年已在国内典型盐碱区进行示范推广。这次,“超优千号”在三亚的长势表现,为耐盐碱水稻在三亚的试验示范开了个好头。
在中心的试验田里,还有来自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共建单位、海水稻重大专项协作单位的94个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在各自的区域中向阳生长。
科研人员为它们设置了盐分浓度6‰的土壤环境,以“超优千号”为对照,考验鉴定这些不同类型的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品种的耐盐性。经反复对比和试验,科研人员筛选出OH8、超优1000、NYJ7011、越69、LP1905、海优4号等6个能够耐6‰盐度的高产杂交水稻苗头组合/品种。
在试验田,海南日报记者见到了“超优千号”等耐盐碱水稻品种,发现它们外观与常规水稻没有明显的区别。
据工作人员介绍,耐盐碱水稻与普通水稻在外观上相似,稻穗上的穗粒数相较少于普通水稻;口感上,耐盐碱水稻米饭香气浓郁,紧致有嚼劲。
那么这些脱颖而出的优秀耐盐碱水稻品种,是不是接下来就可以推广到农民的田地里了?艾治勇谨慎地摇摇头:“试验田里耐盐能力突出的这6个苗头品种,还需要经过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等程序才能通过品种审定,各项特性及其配套技术还需进一步研究探索。只有通过品种审定这一关后,才能成为农民可以种植的耐盐碱水稻。”
耐盐碱水稻又俗称为海水稻,是能够在一定盐(碱)度的盐碱地上生长,且亩产达到300公斤以上的一类水稻。它的适应能力强,不仅抗盐碱,还抗风、抗涝、抗病虫害,推广起来,能够让更多荒滩变良田,更好地保护国家粮食安全。
在我国,耐盐碱水稻的研究和推广,是一个颇为重要且前景广阔的课题。据统计,我国有15亿亩荒芜的盐碱地,是国家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培育和推广耐盐碱的水稻品种,是利用好盐碱地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
而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总部科研基地落地三亚,是颇有考量的。
“这里盐水和淡水资源丰富,耕地优良,气候温暖,具备周年育种和全年鉴定的自然资源优势,有利于提高育种和品种鉴定的效率,此外三亚还是全国南繁育种集中地,对于聚集人才和种质资源,以及加强行业技术交流,进而统领行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艾治勇说。
他进一步介绍,海南地处中国水稻种植区与东南亚稻区的过渡地带,对于辐射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耐盐碱水稻种植,也能起到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十年之约
1亿亩,300亿公斤
4月14日,在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试验现场观摩及建设推进会上,袁隆平肯定了中心的试验工作,并提出我国发展耐盐碱水稻的目标:“在10年内,选育出耐盐度在3‰至6‰、耐碱度在pH9以上的耐盐碱水稻品种,且年推广面积达1亿亩,平均亩产300公斤,这样每年就可增产300亿公斤粮食,可以多养活近8000万人口。”
在全世界范围内,我国并不是最早研究培育耐盐碱水稻的。据了解,斯里兰卡于1939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抗盐水稻品种Pokkali。此后,印度、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多个国家也开始进行耐盐碱水稻研究。
据了解,我国的水稻耐盐碱新品种选育工作,最先在东部沿海省份开展。虽然起步晚,但是进展快,通过短短几年研究就有所突破。
近年来,以袁隆平为先锋的我国水稻科研工作者,专注于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及核心技术研究,通过基因测序技术,筛选出天然抗盐、抗碱、抗病基因,通过常规育种、杂交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等方法,培育出优质的耐盐碱水稻品种。
由袁隆平担任首席科学家的海水稻研究团队,已在山东、浙江等多个省份建立9个区域试验种植基地,耐盐碱水稻种植面积近两万亩。2019年,各基地的耐盐碱水稻平均亩产超400公斤。
袁隆平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短时间内有所突破,是因为将水稻耐盐碱基因与水稻杂种优势结合起来,并借助了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对我国将来实现耐盐碱水稻新品种的重大突破,他充满信心。
而落地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不到半年的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也被寄予了厚望。中心是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联合海南大学、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有限公司等研究单位多方共建的高水平科研平台,有利于促进技术、人才、种质资源的交流,进而推动我国耐盐碱水稻科研事业的发展。
艾治勇透露了新的计划:中心已征用100亩近海土地,用于耐盐碱水稻研究,未来,中心还拟设立1个总部、3个中心、4个区域分中心及一批典型区域合作试验站,目前科研和办公大楼已经开始建设。“这里还有崖州湾科技城建设带来的政策机遇,相信未来将成为我国耐盐碱水稻研究的新高地。”艾治勇说。(记者 李艳玫)
(本报三亚5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