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家庭厨余垃圾分出量较上月翻倍
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家庭厨余垃圾分出量明显增加。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委获悉,今年5月1日至20日,全市家庭厨余垃圾日均分出量为590吨,与去年日均534吨相比增加10%以上,与今年4月相比增长107%。目前,全市共有44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可基本满足全市生活垃圾处理需求。
5月25日上午,北青报记者来到位于门头沟区的鲁家山厨余垃圾处理厂。透过大面积的玻璃窗,自动化的处理设备一览无余。“厨余垃圾主要有两方面来源,一是居民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家庭厨余垃圾,二是餐馆饭店、单位食堂等产生的餐厨垃圾。我们这个处理厂主要负责石景山、门头沟以及部分西城区的厨余垃圾处理,近十天来平均每日处理150吨。”鲁家山厨余垃圾处理厂副总经理赵晓东边走边介绍。
厨余垃圾运抵鲁家山厨余垃圾处理厂后,首先要去除杂质。赵晓东介绍,过去厨余垃圾中经常会混杂有废旧筷子、菜板、玻璃瓶子、塑料袋等杂质,这部分比例占到30%以上。《条例》实施后,分类效果明显提升,杂质所占比例已降至20%左右。“垃圾纯度也提高了,处理效率自然也就增加了。”据介绍,鲁家山厨余垃圾处理厂与焚烧厂实现协同治理,分离出的杂质全部用于焚烧发电;并将厨余垃圾中的油脂、水分提取出来,转变成工业粗油脂和沼气;剩余有机物全部用于堆肥。“平均100吨厨余垃圾可转换成20余吨有机肥,用于园林绿化种植等。”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环境卫生设施处副处长蔡华帅介绍,2019年,全市生活垃圾总清运量2.77万吨/日,其中,家庭厨余垃圾清运量为534吨/日。今年5月1日至20日,全市家庭厨余垃圾清运量为590吨/日,比去年有所增加。随着《条例》的贯彻落实,这一数值还将继续增长。“目前全市居民小区厨余垃圾分出量的平均值只有2%左右,而做得比较好的小区可以达到15%左右。我们做过一个测算,如果全市每个居民小区分出的厨余垃圾都能占到垃圾总重量的15%,在这种理想状态下,全市家庭厨余垃圾清运量可达到4000吨/日。”
蔡华帅说,全市共有9座家庭厨余垃圾处理设施,总设计处理能力5750吨/日。“因此,即便产生量达到4000吨/日,现有处理设施依然能够处理。”但是,目前家庭厨余垃圾清运量只有590吨/日,只占总设计能力的十分之一左右,是否意味着处理设施“吃不饱”,大量闲置?对此,蔡华帅表示,除了居民自己分出的厨余垃圾,本市还在小武基、马家楼等地设有垃圾转运站,把混合垃圾中有机成分含量较高的部分筛选出来,统筹调度处理,确保处理设施“物尽其用”。(记者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