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18家调味品上市公司接连公布前三季度经营情况。梳理发现,1—9月,18家调味品上市公司营收总计749.49亿元,净利润总计124.14亿元。与2021年同期16家调味品上市公司(宝立食品、朱老六未统计在内)经营数据相比,营收同比增长约20%,净利润同比增长近40%。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调味品行业受新冠肺炎疫情散发、餐饮遇冷、原材料及人工等成本上涨、终端消费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不少公司的业绩增长承压。不过,从18家上市公司的三季报来看,整体仍旧呈现增长态势。
行业呈现增长态势
在营收方面,梅花生物、海天味业、安琪酵母夺得营收前三名桂冠。
营收超越百亿元规模的公司有2家,为梅花生物和海天味业。其中,梅花生物以208.21亿元营收,在18家公司中排名第一;海天味业营收190.94亿元,排名第二;安琪酵母营收89.83亿元,排名第三。营收在10亿—50亿元之间的公司有10家,其中雪天盐业、苏盐井神、中炬高新的表现较为亮眼。其余5家公司的营收规模均在10亿元以下。
在营收增速方面,雪天盐业、天味食品、苏盐井神夺得前三名。
18家公司中有15家营收保持了正增长,其中有10家营收保持了双位数增长,雪天盐业、天味食品、苏盐井神分别以53.44%、36.58%、29.69%的同比增长,名列营收增速前三名。另外佳隆股份、日辰股份、莲花健康3家公司营收出现负增长。
在净利润上,海天味业、梅花生物、安琪酵母再次位居前三。
18家公司中有16家实现盈利。净利润规模处于10亿—50亿元之间的公司有2家,为海天味业和梅花生物。其中,海天味业以46.67亿元净利润,排名第一;梅花生物净利润为34.44亿元,排名第二。另外,安琪酵母净利润为8.97亿元,排名第三。净利润规模处于1亿—10亿元之间的公司有10家,除了安琪酵母以外,涪陵榨菜、苏盐井神、雪天盐业净利润也突破了5亿元关口。朱老六、莲花健康、日辰股份、安记食品4家公司净利润规模处于0亿—1亿元之间。此外,加加食品、佳隆股份两家公司净利润出现亏损。
从净利润增速看,天味食品、苏盐井神、梅花生物排在前三。
18家公司中有11家净利润保持了正增长。其中,天味食品、苏盐井神、梅花生物、雪天盐业4家公司净利润实现了翻倍增长,天味食品、苏盐井神、梅花生物分别以204.76%、201.83%、159.49%的增速,名列净利润增速前三名。千禾味业、涪陵榨菜、莲花健康等6家公司净利润保持了双位数增长。此外,海天味业、安琪酵母、加加食品、佳隆股份等7家公司净利润出现负增长。
整体来看,行业仍旧呈现增长态势。中炬高新、千禾味业、恒顺醋业、梅花生物、涪陵榨菜、天味食品、宝立食品等10家公司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海天味业、加加食品、安琪酵母等5家公司增收未增利,莲花健康增利未增收,日辰股份、佳隆股份出现营收、净利润双降。
“代表作”仍是营收主力
海天味业的酱油、蚝油、调味酱,天味食品的火锅底料、中式菜品调料,千禾味业的零添加酱油、零添加醋,恒顺醋业的食醋……分析发现,虽然18家上市公司近几年都在积极寻找业绩新增点,但这些业务目前无法成为有力业绩支柱,业绩主力仍是传统大品类。
海天味业第三季度财报显示,1—9月,海天味业营业收入190.94亿元,同比增长6.11%。按业务来看,在报告期内,海天味业业绩主力仍是酱油、调味酱和蚝油三大品类。其中第三季度酱油收入29.1亿元,蚝油收入10.01亿元,调味酱收入5.57亿元,而其他品类共计实现收入6.39亿元。近几年,海天味业在产品多元化方面持续发力,产品涵盖酱油、蚝油、酱、醋、料酒、调味汁、鸡精、鸡粉、腐乳、火锅底料等十几大系列百余品种500多个规格。不过,从目前的经营业绩看,海天味业多元化策略效果不佳。
天味食品1—9月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攀升,从主要产品的收入变动情况来看,所有品类都实现了明显增长,但火锅底料和中式菜品调料仍有明显优势,分别贡献营业收入7.98亿元和8.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99%和27.91%。天味食品主打正宗四川风味,火锅底料以麻辣系为主。近年来,天味食品聚焦品牌提升,并提出“好人家”和“大红袍”双品牌驱动战略。其中,“好人家”定位中高端市场,专注于火锅调料、川菜调料、佐餐即食类产品;“大红袍”定位为火锅调料大众市场和餐饮B端市场,专注于火锅调料、餐饮类产品。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聚焦单品,深耕产品矩阵,让天味食品在复合调料赛道上拥有自己的市场份额,天味食品后期发展仍然值得期待。
恒顺醋业近年来稳步推进“醋酒酱”战略。分产品看,第三季度醋、酒、酱三大产品分别实现营收2.9亿元、1.2亿元和0.5亿元,同比增长82.6%、52.8%和35.6%,合计同比增长67.8%。据了解,醋系列产品在营销投入驱动及低基数影响下,除传统优势镇江香醋外,油醋汁和醋饮亦贡献较大增量。同时,酒类、酱类也实现均衡发展,酱类中复合调味料及酱油均稳步发力,红烧肉和酸汤肥牛调料包合计近亿元体量。而在此前,恒顺醋业频频跨界,先后推出“酸甜抱抱”气泡水、文创雪糕等产品,也曾涉足过光电、生物工程、制药、房地产、汽车销售、玻璃和金融等产业,但业绩均表现不佳甚至亏损。2020年,恒顺醋业重新聚焦食醋主业,剥离非主业资产。财报显示,2021年公司陆续将恒达包装、恒顺米业剥离,收购山西恒顺醋业、恒润调味品。今年,恒顺醋业又出售旗下房地产板块51%的股权,进一步展示了公司回归主业的决心。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调味品行业竞争激烈,各大公司试图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无可厚非,但盲目的试水、跨界则不利于长期发展。未来,行业竞争或将更加激烈,面临的挑战也更多,想要保持领先优势,公司还需要坚持以市场、消费者和餐饮终端的核心需求为导向,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产品创新升级和迭代。(编辑 李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