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品质胶原蛋白行业发展白皮书》发布


日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课题组发布《国内高品质胶原蛋白行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在介绍胶原蛋白的来源、分类和功效,分析国际国内市

 

日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课题组发布《国内高品质胶原蛋白行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在介绍胶原蛋白的来源、分类和功效,分析国际国内市场主体及增长方向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对比了苏州吉利鼎、广州创尔生物、山西锦波生物、陕西巨子生物、台湾双美生物、广州暨源生物等国内胶原蛋白重点企业的发展定位、技术研发、品牌建设、资质认证及销售布局情况,针对我国胶原蛋白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风险、挑战及前景进行了分析总结。《白皮书》建议,胶原蛋白行业应该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深化产学研政合作,提高生产工艺和产品附加值,延伸产品链和升级产品;从源头上加强把关,重视胶原蛋白的标准制定和规范化应用;倡议企业尽量把更多的高端产品留在国内,推动国内消费升级。《白皮书》呼吁行业企业、管理部门和广大消费者,共同重视我国胶原蛋白行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并推广我国胶原蛋白知名品牌。

行业发展前景良好

《白皮书》介绍,“胶原蛋白”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约占人体蛋白总量的30%—40%,胶原蛋白在生物体内参与多种生命活动。人工制造的胶原蛋白具有显著的生物相容性、低抗原性和高细胞黏附性等特性,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生物材料、美容护肤、饲料等领域中。

当前,全球胶原蛋白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球胶原蛋白市场规模达到153.56亿美元,2022年有望达到172.58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226.2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42%,增长较为稳健。以美国、欧洲和日本为主的发达国家构成了全球胶原蛋白行业的第一梯队,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金砖国家构成第二梯队。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和抗衰老的不断追求,胶原蛋白的抗衰、医美等功效得到日益充分的市场开发和消费者认可。目前,美国、荷兰、日本、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已将胶原蛋白应用于医疗、乳品、饮料、膳食补充剂、营养品、护肤品等多个领域。活性肽类医药、食品、饮料等在日本、美国、欧洲已形成巨大市场。

技术研发领域空间较大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胶原蛋白市场规模为9.83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15.76亿美元。2016—2027年中国胶原蛋白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6.54%,高于同期预计的全球5.42%市场增速。

《白皮书》指出,在我国胶原蛋白行业的技术研发领域,动物源提取和基因工程法两大主流制备方法均存在技术研发难点和安全风险。动物源胶原蛋白提取技术相对成熟,成本相对更低,但具有疾病感染风险、免疫排斥或过敏反应、产能限制等局限性。基于基因工程技术的重组胶原蛋白,其产物具有安全性好、加工性强、质量稳定等优点,但重组胶原蛋白的生物活性存疑,技术尚不成熟,还有较多的技术难点和突破点。

在我国胶原蛋白企业的研发投入方面,部分企业研发费用及占比远低于营销,后续竞争乏力。《白皮书》通过对比胶原蛋白主营企业巨子生物、创尔生物、锦波生物、贝泰妮与涉及医美的华熙生物、爱美客、上海家化等企业的研发费用投入和研发费用占其营收的比重,认为胶原蛋白主营企业的研发费用整体上偏低。

在新的产品技术推广方面,胶原蛋白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不但涉及高成本、高风险和严格的合规要求,而且新的研发成果需要进一步产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这期间蕴含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同时,新产品在上市前须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行政审批,上市后则需要通过营销推广来获得市场接受和认同。如果公司新产品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或未被市场接受,将对企业的盈利水平和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监管要从源头开始

在销售推广方面,《白皮书》指出,目前,我国胶原蛋白市场产品集中在美容护肤、延缓衰老、强化骨骼、增强免疫力等方面,产品形式以可冲调粉剂为主,其次是口服液、面膜和乳液等。存在产品形式单一、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问题。

同时,在我国胶原蛋白市场产品的销售推广中,也存在乱象。首先,存在产品宣传与实际效果不符现象。胶原蛋白产品需要公司进行大量营销及推广,容易出现目标活性成分不明确、功效标注宽泛等问题,这可能导致消费者和企业间的法律纠纷,影响产品及品牌在消费者心中认可度和信任度。此外,胶原蛋白产品的市场监管仍在完善阶段,不同企业的同类产品质量差距较大,这也直接导致了胶原蛋白消费市场的混乱。

在市场监管上,胶原蛋白产品涉及保健食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等领域,相关法律监管更细更严。根据最新修订并开始实施的2021年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胶原蛋白用于保健食品等的监管更加明确细致,违法违规的惩罚措施也更加严格。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实行注册和备案管理;二是风险管理、精准管理、全程管理的理念贯穿上述法规;三是细化给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四是加大处罚力度;五是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增加“处罚到人”规定。

总体上看,我国胶原蛋白行业标准针对的原料、工艺以及产品的质量等指标均不同,实际应用中,各生产企业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标准。这不利于胶原蛋白行业规范发展。

针对上述中国胶原蛋白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风险和挑战,《白皮书》中也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首先是深化产学研政合作,提高生产工艺和产品附加值。其次要从源头上加强把关,重视胶原蛋白原料企业的标准。此外,在宣传推广方面,应采用多种方式,加强消费者对胶原蛋白的认知,企业则要高度重视品牌价值内涵管理和品牌形象推广。(编辑 李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9138199759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