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细说普洱之——评茶(六)》我们说人在理想的口感时,试什么茶都很准,这句话并不是凭空说的。人达到理想口感必须身体状态很平衡,口腔中细胞处于平衡状态,触觉细腻而敏感,稍有不适都会感觉得到,茶中好的东西和不好东西都能感应到。
如果,理想的口感与理想的茶相遇,就是完美的享受了,可借用“禅茶一味”来形容了,我们也不用哆嗦去说茶、评茶了。但这是理想状态,与现实是相距甚远的。我们平常的口感其实会,干、枯、苦、涩、燥,更不用说烟、酒过多,睡眠不足,甚至有病、痛的人。只不过很多人习以为常,习惯了,感觉反而觉得正常。更少人专门去感觉一下口腔的感觉,味蕾的反应。
人如果烟、酒过多,睡眠不足,味蕾反应会迟顿,所以需要很浓烈的茶,才觉得有味;人如果病、痛,例如发烧、感冒,口腔炎,会失去味觉,喝什么茶都没有味,这是很多人所经验的。这是极端例了,我们从理想状态说到极端例子,其实都不在我们所说的评茶中。我们平常评茶的状态其实是在界乎理想状态和极端例子中间。
我们知有理想状态和极端例子,可知我们平常的味觉变化的跨越其实是很大的。这也解释了我们喝一个茶有时感觉很好,有时又不那么好,或者说有些人觉得好,有些人觉得并不那么好。这会引起两方而的错觉和误会,一、实际客观上好的茶并不那么好,不好的茶并不那么差;二、以为茶很主观,同一茶有人觉得好,有人觉得不好,茶没有好、坏之分,觉得好的人就好,觉得不好的人就不好。
我们看了前文就会知道,其实这不是茶的主观,而是人的主观,茶是平摆着,好是好,不好是不好,是客观的。这样混淆会导至我们不去对茶的追求,我们说茶、评茶也失去了实质意义。说茶、评茶更多的只是商业逐利的伪装,而不是真正评判一个茶的好、坏。
既然人的味觉变化跨越很大,口感很差时,可能喝到不好的茶,也感觉不出不好,甚至还会误认为是好茶,这岂不等于说没有标准,没有办法去评判一个茶的好、坏?我们会再细说下去的。(待续)
文/无非妙道,原题:2013年细说普洱——评茶(7)(一百五十七)口感适应性、茶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