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链物流网

这里藏着一座400多年的杏花村,很多南昌本地人都不知道

时间:2023-03-28 07:45:58来源:food栏目:餐饮美食新闻 阅读:

 

每当清明,

人们都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

这首《清明》诗。

《清 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短短四句,字字珠玑,

堪称传世之作。

长久以来,

关于杜牧诗中的“杏花村”纷争不断,

但谁都拿不出令人信服的确凿证据。

其实南昌也有个“杏花村”“杏花楼”,

但是不是牧童遥指的那个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

南昌历史上的杏花楼是明代宰相张位的别业,也是南昌比较有名的历史名胜古迹。而关于杏花楼,也有多种史料记载。据《南昌地名志》载:" 杏花楼,又名水观音亭。在建德观街东端,南湖湖心。清道光 26 年《南昌县志 · 古迹》却记载了 " 杏花楼 " 的具体位置在杏花村。

那么,史实上的南昌杏花楼,究竟在今天的哪里呢?

史载杏花楼在杏花村中

据南昌著名学者邵百鸣教授考证,关于杏花楼的记载,还不得不提明末清初陈宏绪的《江城名迹》。据载," 杏花楼,在东湖傍,相国张文端公位别业。长堤蜿蟺,垂柳毵毵覆之楼,孤峙于水中央,四面苍波翠影环抱,寂无左右邻居。万历末予与彦会十一人结社其处。"

张文端即张位(1538 年— 1605 年),字明成,号洪阳,江西南昌新建县联圩乡下首张村人,官至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保,史称 " 张新建 ",他在南昌居住多年,据乾隆 16 年《南昌县志》载,其墓在 " 永和门外 "。

《江城名迹》关于 " 杏花楼 " 的记载多被清代地方志所引用,虽然这段记载说明了三点:一是 " 杏花楼 " 是张位的住宅,二是其位置在 " 东湖旁 ",三是其 " 孤峙于水中央 ",但其具体位置并不明确。然而,清康熙 19 年《新建县志 · 东湖图》则明确标明了 " 杏花楼 " 就在 " 杏花村 " 的位置上。清道光 26 年《南昌县志 · 古迹》也记载了 " 杏花楼 " 的具体位置在杏花村,其载:" 杏花村,在东湖旁,去百花洲半里许,明相国张文端位尝构别业,其间有杏花楼。"

清雍正 19 年谢旻《江西通志 · 山川 · 桃花岭》也载:" 桃花岭在府城西北五十里,隶新建桃花乡。明张文端位有诗:‘家住杏花村,身寄桃花岭’。后少宰熊文举得之。有记云 : ‘桃花岭在西山,四面如桃花,不与衆山连属,最为秀倩,今属新建,裘氏种松万株,郁然增胜。’ "

邵百鸣教授认为,以上两条史料可以说明张位的住宅在城内杏花村中的杏花楼,他经常去城外桃花岭游玩。

杏花村在今钟鼓楼巷以南

那么," 杏花村 " 的位置又在哪呢?经过查证,明万历《南昌府志 · 府治图》和清乾隆 16 年《南昌县志 · 府志图》都清楚地标明了 " 杏花村 " 的位置,在当时的洪恩桥(今中山路百花洲横街)以北、钟鼓楼(今钟鼓楼巷)以南一带,大致在如今的毛家园、火神庙路一带。

明万历《南昌府志·府治图》

" 张位是明万历《南昌府志》的作序人,其可靠性不容置疑。" 邵百鸣教授说,据此,大致可以判断,明清时期 " 杏花楼 " 的位置,并不在如今的建德观街东端原 " 水观音亭 " 处,而是位于如今的百花洲路以西,毛家园、火神庙路一带某处。观音亭在钟鼓楼以北,杏花楼在钟鼓楼以南,两地相差约半里路。

同时,许多与张位交往的诗人,也写了不少有关杏花楼的诗,其中一些诗句也可印证杏花楼的位置就在百花洲附近,如明代诗人蒋士铨《杏花楼宴答张师相》二首:" 仙人近住杏花楼,篱门相对百花洲。端居色色春来好,高卧时时云出游。洞户雨迴苍翠晓,明湖风切管弦流。欢深向夕临兰兴,何限烟波倚钓舟。"" 紫禁初归鬓未华,五云楼阁是仙家。湖光欲泻窗棂入,磴道全依草树斜。风物差池疑凤岭,月光清浅问龙沙。白头弟子抛间得,春色年年醉杏花。" 还有《上巳杏花楼小集》二首:" 茂林修竹美南洲,相国宗侯集胜游;大好年光与湖色,一尊风雨杏花楼。"" 花枝湖滟渌如红,上巳尊开雨和风。坐对亭皋复将夕,客心销在杏楼中。"

此外,明代诗人黎元宽的《杏花楼》也很有名:" 杏花楼下泛香波,楼上看花净绮罗。堤列锁丝迟马走,村姑斗酒听骊歌。三洲苏圃炎寒共,两相平泉木石多。王谢乌衣能复起,归来旧燕创新窝。"

杏花楼先于杏花村消失

据邵百鸣教授介绍,杏花村在明代是南昌东湖旁一个很有名的村落,明代王仲序有 " 杏花村 " 诗云:" 省垣东去路迂斜,犹有名村是杏花。春水平芜千万顷,暖风沽酒两三家。劝农何事花迎马,送客归时柳带鸦。明日青原遥引望,江城如抱暮云遮。" 清代蒋士镛的《东湖竹枝词》也云:" 剪绿花朝挂树红,杏花村里雨蒙蒙。家家打豆忙惊蛰,小妇厨前唤炒虫。"

但是,清代以后,杏花村就逐渐湮没了。清乾隆 54 年《南昌府志 · 府治图》和乾隆 16 年《南昌县志 · 东湖图》中,连杏花村的地名也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 " 文昌宫、火神庙 "。然而,杏花楼的湮没或许比杏花村更早,在清康熙 19 年《新建县志 · 东湖图》中 " 杏花楼 " 地名下,清楚注明 " 今废 ",这说明当时杏花楼已不存在了。

清康熙十九年《新建县志·东湖图》

杏花村和杏花楼消失,不仅在地图上反映出来,这在清代的诗作中也有所反映,如清诗人杜睿 ( 1611 年— 1687 年 ) 的《杏花村访友》就描述了杏花村的衰败:" 野夫不识路,逐步问君家。但见新荆棘,曾无古杏花。风传林杪磬,烟起竹问茶。始至幽栖地,行迟日渐斜。"

另外,清诗人陈允衡(1661 年左右,南另外,清诗人陈允衡(1661 年左右,南昌人)的《步自杏花村遵湖堤过钟楼至上蓝寺 2 首》更反映了杏花村的凋敝和失落:" 荒城迷旧路,湖水激深痕。马走风俱疾,鸟啼日易昏。丰碑表蔬圃,浅苇失烟村。眼底沧桑事,天心不可言,"" 祀废频年复,谯高异代经。政闲亲土木,俗改信神灵。野草春还长,湖波夜不停。人踪看渐少,鬼语趁流萤。"

邵百鸣教授分析认为,杏花村和杏花楼的消失可能源于水患。他告诉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南昌历来为水灾多发地,由于古代南昌居民多沿东湖而居,而古代东湖又无坚固堤岸,故每逢水灾,常导致东湖内涝,湖水漫漶,淹没民居,居民点也随之变化,时建时拆,地名亦新旧更迭,因而东湖沿岸许多人文古迹的位置至今踪迹难觅。

水观音亭因杏花楼而闻名

那么,为何要将 " 水观音亭 " 改成 " 杏花楼 " 呢?

对此,邵百鸣教授回忆说,南昌画院大约是 1983 年左右搬进水观音亭的,当时还没有改叫杏花楼,大概是 1985 年左右,政府投资新建画院大楼,顺便修葺了水观音亭内的破旧建筑,然后改名为 " 杏花楼 ",作为南昌市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公布于众,从而完成了 " 水观音亭 " 向 " 杏花楼’的更名。

应该承认,南昌城内历史名胜古迹的原址由于年代的久远和城市的变化,大部分很难确定,清同治 10 年(1871 年)《新建县志》有云:" 名胜之迹多在郡城,其足登眺者独一滕王阁,屡废犹存,已非故址。城中则百花洲擅东湖之胜外,次为徐亭苏圃,余皆沦没于闤闠民居,无可考也。" 可问题是,就杏花楼的位置而言,南昌地方志已明有所载,作为研究者而言就不能视而不见了。

邵百鸣教授同时表示,改名似乎也是一种现实的需要。因为 " 水观音亭 " 的旅游价值无法能和 " 杏花楼 " 相比。但是,改名之后就能通过历史名人效应,将一个古迹的文化层次迅速大幅提高,从而成为一个旅游品牌。

" 虽然,现在的杏花楼是嫁接过来的,但作为南昌人,我仍然以为杏花楼是目前南昌老城区最动人的去处之一,虽然地方很小,但清幽雅致,景色极佳,政府投巨资打造的这处古代园林景观,就如一块孤峙于东湖碧波之中的胜地,可供游客消遣休闲,进而忘掉尘世间的无尽烦忧。" 邵百鸣教授笑言,他就经常去那儿散步寻幽。

来源: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石鹏

音频:江南都市报视频直播部

编辑:李萌

放假通知!

重要提醒!最长可延至6月30日

春天来了

一切充满着希望

点亮爱心

愿疫情早日结束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9138199759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食品安全网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广式、苏式月饼界两大“顶流”首次携手,你再也不用pick啦

下一篇:抢占“县镇市场”!有品牌20%门店已进入,日营业额破万

相关推荐
  • 新春将至,锅圈食汇预制菜持续升温
  • 餐饮怎么做?难做?没搞懂这5点,千万别做餐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