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催生万亿级蓝海市场 专家提醒俘获味蕾仍需科技加持


从冰箱里拿出一袋金汤牛三宝,放在砂锅里煮开,放点白菜粉条,再炒两个简单的素菜,这就是小朱一家三口的午餐。
除了金汤牛三宝,小朱的冰箱里还有梅菜扣肉、粉蒸肉等“硬

 

从冰箱里拿出一袋金汤牛三宝,放在砂锅里煮开,放点白菜粉条,再炒两个简单的素菜,这就是小朱一家三口的午餐。

除了金汤牛三宝,小朱的冰箱里还有梅菜扣肉、粉蒸肉等“硬菜”。

“道道是硬菜,轻松成大厨”“加热即食,堂食口感”……品种日益繁多的预制菜来到“小朱”们的餐桌。

什么是预制菜? 北京烹饪协会副会长王云认为,预制菜,指的是把食材按照预先设置好的生产流程或规范,严格按照食品工业流程提前在中央厨房或食品厂生产出的菜肴。“其宽泛概念还包括家庭的手工熟食、主食等,企业提前制作的菜肴都可以称作预制菜。”他说,预制菜的核心是复热后依然保持或接近菜品原样,色香味形营养达到消费需求。

由此看来,预制菜并非新生事物。资料显示,预制菜最早起源于美国,在上世纪40年代萌芽发展,在60年代开始实现商业化经营,并孕育出了全球最大的食品供应商——Sysco。

20世纪70-80年代,预制菜进入成熟期。其以每年20%的增速在日本高速发展,并催生出了日本两家最大的预制菜公司:神户物产和日冷集团。

我国预制菜起步稍晚。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麦当劳、肯德基进入中国市场,干净菜品直接配送+工厂的供应链模式进入国内。

王云分析,近年来餐饮企业为降低成本和标准化而大规模兴建的中央厨房推动了预制菜的快速发展。“有些中央厨房投资较大,设备、设施先进齐全且占用面积大,但是开工不足、运行成本高,预制菜成为连锁餐饮企业中央厨房产能的最佳选择。 ”他说。

新冠肺炎疫情则加速了预制菜走进千家万户的速度。“疫情期间堂食不方便,有时候外卖也进不来,而且,现在很多餐馆其实也提供的是预制菜,所以还不如自己买,更经济实惠。”小朱表示。

在受消费者青睐的同时,预制菜更让农业、食品、餐饮、电商等各路企业嗅到巨大商机,催生了一片万亿级蓝海市场。据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陈新华介绍,去年全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在3500亿元左右,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约50%,预计3-5年可以冲上万亿规模。

据媒体报道,2013年至今,预制菜赛道共发生72起投融资事件,其中2020~2021年是融资高峰期,2020年预制菜赛道共有12起融资,2021年至今共有12起。申万宏源研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共有6.81万家预制菜企业,仅2020年至2021年就新注册成立1.7万家。

6月27日,京东集团副总裁冯全普在预制菜行业大会上宣布,京东将全力加码预制菜业务,并提出两个“小目标”:未来三年打造20个销售亿级预制菜品牌;打造5个销售过5亿级预制菜品牌。

面对一片红火的预制菜市场,进行过大量调研的王云提醒:“相关企业最该做的事依然是加强研发,修炼内功,不能被资本裹挟着往前,迷失了方向。”

“如何让加工后的菜品复热后呈现原来的口感,涉及复杂的食品加工技术。”王云说,例如,他曾承担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大城市现代营养配餐技术研究与产业示范”项目,该课题涉及的绿色蔬菜烹调中“酶促褐变”问题目前仍无法解决。

此外,王云说,淀粉的“糊化”也是食品加工的难题,“还有中国菜肴‘明汁亮芡’这一独特工艺,是在厨房中独立烹制后即刻端上桌才有的效果,在预制菜中就很难实现。”

王云表示,他在与科研人员和企业的沟通中了解到,各菜系中的纯肉类菜肴已比较标准化且成熟,如叉烧肉、狮子头、扣肉、米粉肉、等,而诸如炒虾球、宫保鸡丁、鱼香肉丝、酱爆鸡丁等爆炒类的菜肴,在工业化生产中还存在诸多难点。

“预制菜实际上横跨餐饮业和食品加工业,但这两个行业的食品安全标准差别很大,前后衔接好也需要攻克很多技术难题。”王云说。

在近日召开的2022中国(原阳)预制菜行业大会上,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文雁君表示,在确保营养的基础上,未来预制菜行业将会向风味多样化、生产规模化、口味本原化、原料标准化和配料标准化等五个方面发展,而要实现这五个发展目标,目前仍面临不少技术瓶颈,如风味如何保留、色泽如何自然、如何导入功能健康元素、如何攻克天然的食品保鲜技术。

“不能过于盲从资本。”王云呼吁,目前已有多个省市已有不少大型预制菜生产加工厂,“如不先行做好市场和产能调研,很可能会出现重复建设、产能过剩。”

“建议预制菜企业能够积极参与国家应急保障,按不同群体口味需求生产加工产品,例如康养、乡村旅游等,甚至海外市场,大家共同努力打造我国预制菜美食文化,让其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王云最后表示。(编辑 李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9138199759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