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素食,一家南京老字号,名人光顾,人均50元,看看好不好吃?
大风起兮云飞扬,家住六朝烟水间。这里是胖一和雪酱的探游日记,跟您分享旅游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南京城内,有一与美食相关的老地方,名“绿柳居”。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我对“绿柳居”的初印象,还追溯到年少读书时代。与一群伙伴同游夫子庙,前去三山街地铁口的时候,还意犹未尽。于是,众人便在附近逛了一番。
那时候,三山街地铁口的熙南里,还未曾像如今这般规模。但是,有一家门庭若客的店铺,叫我们好奇心泛滥。
店名,我还未曾来得及瞅一眼,便被好友拉进了店铺。店内的各种橱窗玻璃,让我印象深刻。在此光顾的客人,基本都是买包子。
我心想,包子就算了吧。我家可有一位常年制作手工包子、馒头、大饼的母上大人,这买回去,少不得一番唠叨。后来,我看到了一团绿油油的糕点,便是青团。
青团,有没有带回家,至今已然忘却这件事。然而,我却将这家店名深深烙入心里——绿柳居。
绿柳,绿柳,倒是入了很多诗人诗词的法眼。秦淮八艳柳如是诗云“怀人青槐黼帐君来日,绿柳潮平我去时。”宋朝晏几道诗云“绿柳藏乌静掩关。 鸭炉香细琐窗闲。“两位诗人,直接借用”绿柳“来出镜。
还有我最钟爱的诗人纳兰性德也写过,“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虽没有直接点出绿柳,却是将柳树侧面描绘了一番。
中国人自来爱柳树,连带诗人也爱写柳树。柳树,在我看来,自然也附带了天生的诗情画意。
借由柳树而命名,绿柳居,仿佛也裹挟着这股诗意。
南京绿柳居,始建于清朝宣统三年,即1911年,另一说,创始于1912年,但不管如何,绿柳居的历史,迄今已经有100多年。
在创立之初,绿柳居的店址就在南京夫子庙桃叶渡,对,“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就是王献之与爱妾桃叶演绎的缱绻爱情之地。
桃叶渡,毗邻秦淮河畔,河畔垂柳依依,因为坐落于柳树之中,故名绿柳居。
绿柳居,主要经营素食。
关于素食,我之前在文章中提及过。素食,亦是与南京有关。
说,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当朝。梁武帝是个有名的佛皇帝,在同泰寺(今南京鸡鸣寺),他阅览了《涅槃经》。经中记载,佛言 “善男子,大食肉者断大慈种 ...... 我从今日制诸弟子不得复食一切肉也。”
此后,梁武帝积极提倡素食。
在天监十年,即公元511年,梁武帝在同泰寺广集天下佛教弟子,并颁布《断酒肉文》,令天下所有佛教弟子不得食肉。
从此,素食就成为了中国汉传佛教的一种优良传统与美德。而素食,也逐步形成了宫廷素食、寺院素食、民间素食三大系列。
到了元朝,素食烹饪艺术趋于精细化,凡山珍海味活物几乎都能仿制,如素鹅、素鱼、素海参、素鱼翅、素鸽蛋等等,深受“男女老少不识好,不爱吃肉爱吃草”的南京人的欢迎。
绿柳居制作素菜,远近闻名,豆制品、面筋、菌类统称为“三足鼎”。在制作素食的过程中,“仿荤”是一大特色。所谓仿荤,就是素菜荤做,凡事荤菜的品种,素菜无一不可以仿制。
在民国时期,很多国民政府的要员,诸如白崇禧、戴季陶、孔祥熙、蒋经国等,都曾经经常光顾绿柳居。著名画家齐白石也是绿柳居的客人。
同时,也包括蒋介石和宋美龄。某一次,蒋介石和宋美龄在众人的陪同下,到绿柳居用餐。蒋介石吃到一道菜,直言夸奖,味道很不错,就像浙江金华的火腿。
此后,素火腿得名且横空出世。
1963年5月1日,绿柳居清真菜馆在南京太平南路杨公井重新开张,相继推出几十种素食新品种。著名书法家林散之、萧娴,著名画家陈大羽,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都多次来此用餐。
一直以来,绿柳居先后有50多款菜点荣获全国金鼎奖、中华名小吃、中国名菜、名点等殊荣。
1986年,绿柳居改名为清真绿柳居,并且增加了回民喜爱的荤菜。
2002年,绿柳居因“百素宴”,在第三届中国美食节上荣获国际餐饮名店称号。2006年,绿柳居一跃成为中华老字号。
不久前,我同朋友一起去了太平南路的绿柳居享用午餐。笋焖深水鮰鱼、香椿虾仁煎蛋堡、天府鱼香脆藕夹、韭黄牛肉春卷,人均50多元,我们吃饭不拘泥素食,好吃张口就来。
从外至内,绿柳居都给人一种老气横秋的感觉。用餐的时候,更加不得了。四周客满。九成客人基本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你说,用餐的年轻人究竟去了哪里?
这不,邻桌的一对老夫妻,兀自跟我们这几个年轻人搭话,谈及的内容,都是回忆过往,几几年,来绿柳居吃饭,是个什么样子。
记忆啊,是个美好的东西。尤其,是记忆中,那人,那店,那味道,至今存在。不管何时来此,都不算太迟。
#夏日生活季#
相关阅读
探游鲜为人知的名人故居,登览南京扫叶楼,夏日游玩有何看点?
19世纪巴黎:要么美丽,要么死掉,最好是美丽、年轻又快乐地死掉
清凉寺,除了五台山,南京也有!佛教、诗赋、成语均能寻到身影
虎踞龙盘是哪个城市?一条马路得名于此,传闻与诸葛亮有关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9138199759
标签: